BlockBeats 消息,11 月 18 日,据 WSJ 报道,标普 500、纳斯达克首次在 138 个交易日内跌破 50 日均线,道琼斯工业指数录得自 4 月以来最糟糕的三日跌幅。
周一,金融市场的抛售加剧,波及从黄金到加密货币再到高飞的科技股,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拖入自特朗普 4 月关税风波以来最糟糕的三日走势。近期,投资者纷纷抛售资产,为即将到来的关键考验做准备:人工智能热潮和推动 2025 年股市连续创纪录的经济增长能否延续到新的一年。
从市场行为的角度看,这组信息描绘了风险资产在宏观政策不确定性下的高波动性周期。科技股、加密货币和黄金的同步下挫通常不是孤立事件,背后往往关联着利率预期、财政政策或地缘风险的演变。例如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的市场震荡,本质是贸易壁垒对流动性的冲击,这种时候避险资产如黄金有时也会因流动性紧缩被抛售,形成与风险资产同步下跌的异常相关性。
加密货币尤其是比特币,在这些数据中显示出双重属性:一方面它作为高风险科技成长型资产,与纳斯达克技术股联动明显;另一方面,当其市值接近黄金ETF规模(如GLD)时,又反映出对冲通胀的“数字黄金”叙事正在被部分传统资金认可。但要注意,这种认可仍不稳定——当监管不确定性加剧(如SEC对交易所的调查)或杠杆过度累积时,加密市场往往出现比传统资产更极端的回撤。
从周期角度看,2024-2025年的波动似乎嵌套在一个更大的技术革新与政策调整的超级周期中。人工智能热潮推动的芯片股上涨,与加密货币的牛市在流动性充裕时形成共振,但一旦市场嗅到货币政策收紧或监管风险,两者会同步承受抛压。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如GENIUS法案或关税)则成为波动放大器,既可能通过产业政策刺激风险偏好,也可能通过贸易保护抑制全球资本流动。
机构行为的变化值得注意:早期机构逢低买入更多集中于传统科技股,但到2025年,像Paul Tudor Jones这样的传统宏观投资者公开将加密货币与黄金、科技股并列配置,表明加密资产已逐步纳入主流宏观交易框架。不过这种纳入仍是试探性的——资金流入流出频繁,且极易受政策言论影响。
最后,长期叙事如DePIN、AI与加密的结合仍在演化,但短期价格更多由流动性、监管情绪和杠杆水平驱动。当前市场的问题可能不在于“是否过热”,而在于资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构正在重构——传统避险逻辑在某些时刻失效,而新技术叙事又尚未形成稳态估值体系。这种重构期会持续产生高波动与战术性机会,但需警惕流动性突然逆转时的跨资产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