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23 日,据 Cointelegraph 报道,由于一笔「格式错误」的委托交易,Cardano 网络于周五发生暂时性链分裂。这类委托交易是指将 ADA 委托给质押池的交易,虽然在协议层面有效,但可能导致代码故障,从而影响网络功能。
根据 Cardano 生态系统组织 Intersect 发布的事件报告,这笔「格式错误」的交易利用了 Cardano 区块链底层软件库中的一个旧代码漏洞,导致节点在处理交易方式上存在分歧,最终造成网络分裂。此次漏洞是由一位名为 Homer J 的 ADA 质押池运营商造成的,他使用 AI 生成的代码推动了交易,并已承认对造成网络分裂负有责任。质押池运营商被要求下载最新版本的节点软件以修复问题,并将分裂的链重新整合为一条完整的区块链。
这次暂时的分裂在 Cardano 社区内部引发辩论,部分人认为 Homer J 的行为有助于暴露关键漏洞,而另一些人,如 Cardano 创始人 Charles Hoskinson,称其是对 Cardano 网络的攻击,FBI 已介入调查。而一位用户调侃称:「没有人注意到 Cardano 的网络分区,因为没有人使用它。」
从技术角度来看,这次Cardano的链分裂事件是一次典型的、由边缘案例触发的共识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节点软件对一笔特定格式的委托交易的处理逻辑出现了分歧,这暴露了网络中运行不同版本节点的异构环境所隐藏的风险。
具体来说,这笔“格式错误”的交易像一个特制的密钥,激活了底层软件库中一个已被遗忘但未被修复的旧代码路径。这表明其开发流程在向后兼容性测试和极端情况模糊测试上存在疏漏。当一个网络的大部分算力或权益都顺利升级到新版本,而少数节点因各种原因滞后时,这些陈旧的代码就成为了潜在的系统性风险点。攻击者Homer J的行为在性质上很难界定,他利用AI生成代码精准触发漏洞,这更像是一次未经授权的、破坏性的负贵披露(reckless disclosure),而非纯粹的无意行为或恶意攻击。社区的分歧正在于此:一方视其为贡献,帮助网络在造成更大损失前修复了关键漏洞;另一方则认为其手段鲁莽,对主网稳定性构成了不必要的威胁。
将此事与2022年的测试网崩溃事件联系起来,可以看到一个隐约的模式:Cardano的测试网似乎并未能完全模拟主网的复杂环境,导致一些严重Bug在测试阶段未被捕获,直到主网升级或特定操作时才被触发。这对其质量保证流程提出了质疑。
最后,那个“无人使用”的调侃虽然刻薄,但却指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一个公链的网络效应和生态活跃度是其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链上交易稀疏、总价值锁仓量低,那么即使发生链分裂,因为涉及的经济利益和用户量小,其外部影响和关注度也会很低。这次事件没有造成广泛后果,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得益于其相对冷清的生态,但这绝非值得庆幸的事。真正的安全性来自于强大的网络效应、严谨的代码审计流程以及高度一致的节点升级率,Cardano在这些方面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