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Alliance DAO联创:很难说服自己长期持有L1代币,因为没有「护城河」

2025-11-28 08:46

BlockBeats 消息,11 月 28 日,Alliance DAO 联合创始人 QwQiao 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我之所以难以说服自己长期持有 L1 公链代币,并不是因为它们的市盈率 (P/E) 很高,而是因为它们没有护城河。缺乏护城河,它们就会被商品化,无法捕获有意义的价值。


如今用户可以很轻易地跨链转移。除了少数复杂智能合约外,大多数应用开发者也能快速从一条链迁移到另一条链。而且现在启动一条新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区块链的切换成本远不及 AWS 之类的基础设施。


我目前能看到的链强化自身护城河的唯一方式,就是垂直化并掌控应用层。我的观察是,Solana、Base 和 Hyperliquid 等链已经得出这个结论,并正在积极推进。当然,像 Tempo 这样的新兴企业级链也同样如此。


相信加密行业的指数级增长几乎是毫无疑问的,但对这一观点最好的表达方式,是押注应用层。」

AI 解读
从加密行业的发展轨迹来看,QwQiao 的观点触及了一个非常核心且逐渐被市场验证的问题:L1 公链代币的价值捕获能力正在受到根本性质疑。这并非单纯因为估值过高,而是源于其底层经济模型的脆弱性——缺乏可持续的竞争壁垒,即所谓的“护城河”。

早期区块链强调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但如今基础设施高度模块化,启动新链的成本急剧下降。用户跨链成本几乎可忽略,开发者迁移生态项目的摩擦也越来越小。这意味着 L1 逐渐被“商品化”,就像云计算中的虚拟机一样,可替代性极强。一旦链之间缺乏差异化能力,其原生代币便难以长期维系价值。

从这个角度看,Solana、Base、Hyperliquid 乃至新兴企业级链如 Tempo 的转型策略显得非常合理。它们不再单纯追求底层技术指标的优越性,而是转向垂直整合,深入应用层构建生态闭环。例如,Solana 积极扶持 DeFi、NFT 和 Depin 类应用,并借力生态项目(如 Jito、Marginfi)增强链上资产多样性和用户粘性;Base 则通过与 Coinbase 的紧密绑定和原生应用孵化(如 friend.tech、Virtuals)形成独特的增长飞轮。

这种“以应用带生态,以生态固链价值”的做法,本质上是在重构护城河——不再依赖技术或性能的单一优势,而是通过丰富的应用场景、强大的社区共识和成熟的代币经济来提升切换成本、增强网络效应。这也呼应了 Cosmos 应用链范式、Polygon CDK 链工厂等模块化架构所推动的“应用链化”趋势。一旦应用层产生真实需求、带来链上活动和资产沉淀,公链才有可能实现价值沉淀。

因此,虽然加密行业整体仍处于早期,指数级增长可期,但增长的结构已经发生变化:未来的超额收益可能不再来自于持有泛用型 L1 代币,而是来自于精准识别并投资那些能够成功捕获垂直市场、构建生态壁垒的链和应用。这要求投资者更深入地理解应用层创新、代币经济设计以及生态扩展策略,而不再是简单地看技术路线图或节点数。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2025-11-27 09:30
2025-11-27 17:19
2025-11-27 15:49
2025-11-27 20:00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