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Brevis引以太坊社区集体点赞,ZK终于落地走向实用化?

2025-10-16 13:20
阅读本文需 8 分钟
Brevis 实现了 99.6% 的以太坊区块在 12 秒内证明,平均仅需 6.9 秒,使用 64 个 RTX 5090 GPU 即可完成。
原文标题:《以太坊社区集体点赞,ZK 技术终于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级工具?》
原文作者:1912212.eth,Foresight News


近日,Brevis 的讨论热度从技术论坛蔓延到社交媒体,以太坊官方推特、以太坊著名研究员 Justin Drake 撰长文转发,Vitalik 也下场转发,Brevis 到底有何精彩突破,突然间被推上技术舞台的中心?



ZK 数据计算和验证平台


Brevis 是一个 ZK 技术加持的全链数据计算和验证平台,它让智能合约能够像阅读一本开放的百科全书一样,轻松访问并利用多链历史数据。


要理解 Brevis 的核心价值,得从以太坊的根本挑战说起。以太坊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合约平台,其链上数据量庞大,但开发者在构建 dApp 时常常面临困境:如何高效、安全地处理这些数据?传统方法要么依赖中心化预言机(如 Chainlink),引入信任风险;要么直接在链上计算,消耗巨额 Gas 费,导致扩展性受限。


Brevis 的出现,填补这一空白。简单来说,Brevis 充当了一个「智能助手」:它在链下执行复杂计算,然后生成零知识证明,让链上合约验证结果的正确性。这种设计不仅降低了成本,还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Brevis 的技术栈建立在先进的 ZK 框架之上。它支持多条区块链,包括以太坊主网及其 Layer 2 解决方案,用户可以通过它读取完整的链上历史数据——从交易记录到状态变化。例如,一个 DeFi 协议可以利用 Brevis 来计算用户的跨链信用分数,而无需手动聚合数据;一个 NFT 市场则能实时验证资产的链上历史,避免伪造风险。


Brevis 背后的开发商为 Celer Network,创始人为蕫沫,曾获得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博士学位,他是将算法博弈论应用于协议设计的专家,教授全栈智能合约课程。2024 年 11 月,Brevis Network 完成 75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Polychain Capital 和 Binance Labs 共同领投,IOSG Ventures、Nomad Capital、Bankless Ventures、Hashkey 等参投。


ZK 从实验室技术走向「生产级工具」


以太坊官方推特下场转发,并给予极高的评级「这是迈向以太坊未来的一大步。像 Pico Prism 这类 ZK 技术将助力以太坊实现扩容,以满足全球需求,同时仍保持其可信度和去中心化的特性。」


Pico Prism 是 Brevis 团队在 2025 年 10 月发布的分布式多 GPU zkVM(零知识虚拟机),它本质上是 Pico zkVM 的进化版,专为实时以太坊区块证明而优化。



传统 ZK 系统中,生成证明往往耗时耗力,需要高端硬件和长达数分钟的计算时间,这限制了实时应用的落地。Pico Prism 打破了这一瓶颈:它实现了 99.6% 的以太坊区块在 12 秒内证明,平均仅需 6.9 秒,使用 64 个 RTX 5090 GPU 即可完成。


Succinct 公司的 SP1 Hypercube 方案,该方案在 3600 万 gas 限制的区块上实现了 40.9% 的实时证明覆盖率(延迟小于 10 秒),使用了 160 块 GPU,硬件资本支出约为 25.6 万美元。Pico Prism 相比竞争对手如 SP1 快了 32 倍,同时将 GPU 硬件成本降低了 50%。



这种效率得益于其模块化架构:Pico Prism 将证明过程分解为并行任务,利用多 GPU 协同工作,避免了单机瓶颈。


Pico Prism 的优势也在于实际应用场景的扩展。它将以太坊的验证模式从「重新执行」转变为「一次性验证」,理论上能将网络容量放大 100 倍。想象一个实时 DeFi 借贷场景:用户提交交易,Pico Prism 瞬间生成 ZK 证明,确认借款人的链上历史信用,而无需全节点重新计算。这不仅降低了 Gas 费,还提升了安全性——证明过程完全零知识,用户隐私得到保护。


过往,每个验证者都需要重新执行每笔交易来验证区块。这需要昂贵的硬件,并造成了根本性的瓶颈:交易越多,每个验证者的工作量就越大。实时证明打破了这种模式。一个证明者生成一个证明,其他所有人在几毫秒内完成验证。Pico Prism 已经证明其在生产规模上的技术是可行的。


Pico Prism 的另一个亮点是其兼容性:它支持自定义计算,用户可以根据 dApp 需求调整证明逻辑,而非局限于固定模板。这让它在 Layer 2 Rollup 或跨链桥中大有可为,例如,帮助 Optimism 或 Arbitrum 实时验证主链数据,减少延迟风险。


Brevis 通过 Pico Prism,不仅解决了证明速度的痛点,还降低了门槛:以往需要数百 GPU 的专业设备,现在只需消费级硬件即可运行。这对中小开发者来说是福音,他们可以轻松集成 Brevis,构建更智能的 dApp。Pico Prism 的并行优化和成本降低,让 ZK 从实验室技术走向生产级工具。


当然,Brevis 和 Pico Prism 并非完美,离 10 秒内完成实时证明」目标仍有 2.2% 的差距。官方称,Pico Prism 的下一步是专注于降低证明成本。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使用少于 16 块 RTX 5090 GPU 实现 99% 的实时证明。


原文链接


点击了解律动BlockBeats 在招岗位


欢迎加入律动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订阅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账号: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AI 解读
从技术演进和行业发展的角度看,Brevis 及其核心组件 Pico Prism 的出现确实代表了零知识证明(ZKP)技术从理论走向实用化的重要里程碑。ZK 技术长期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证明生成效率低、硬件成本高、难以实现实时验证,而 Brevis 通过分布式多 GPU 架构和模块化设计,显著提升了证明速度并降低了部署门槛,这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突破性意义。

以太坊生态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在保持去信任化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规模化。传统方案如链上计算或依赖预言机都存在明显短板——要么成本极高,要么引入中心化风险。Brevis 的解决方案通过链下生成证明、链上验证的方式,在效率和信任之间找到了一个优雅的平衡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Pico Prism 将证明时间压缩到秒级,并支持消费级硬件,这使得中小开发者也能够以较低成本集成 ZK 技术,这可能会催生一批新型的 dApp,特别是在 DeFi、跨链身份验证和实时数据计算领域。

从技术架构看,Brevis 的模块化设计允许开发者自定义证明逻辑,而不必受限于固定模板。这种灵活性非常重要,因为它意味着 ZK 不再是一种“一刀切”的技术,而是可以适配不同应用场景的可编程组件。例如,在 Layer 2 扩容、跨链桥接甚至链上治理中,Brevis 都可以提供可验证的计算能力。

当然,Brevis 目前仍存在一些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比如那 2.2% 未能实现 10 秒内证明的区块,以及进一步降低硬件依赖的目标。但技术迭代从来都是一个渐进过程,目前的成果已经足够推动 ZK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环境。

长远来看,Brevis 这类基础设施的成熟将加速以太坊乃至整个多链生态向更高效、更隐私保护、更可扩展的方向演进。ZK 不再只是一个“炫技”的概念,而是真正成为支撑下一代去中心化应用的核心技术栈之一。
展开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纠错/举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