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加密诈骗地理版图:从硅谷到孟买,诈骗不分国界

2025-11-25 19:00
阅读本文需 12 分钟
加密诈骗的重灾区与大众印象并不相符,骗局早已全球化,地域标签不仅失准,也掩盖了真正的风险分布。
原文标题:The Geography of Crypto Scams: Why No Region Is Innocent and Every User Deserves Better
原文作者:Mars_DeFi
原文编译:Chopper,Foresight News


加密货币发展初期,许多人认为诈骗是创新必然付出的代价,「项目跑路」或「退出诈骗」仅限于互联网上不受监管的角落里的少数不法分子。


但多年过去,ZachXBT 等独立调查记者逐渐揭露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真相:加密货币诈骗早已全球化。


仅 2022 年至 2025 年间,ZachXBT 就记录了 118 起不同类型的金融欺诈案件,从数百万美元规模的 NFT 跑路案到复杂的跨链洗钱网络。他的调查报告揭露了各大洲的诈骗分子:既有硅谷网红背书的 Memecoin 项目方,也有孟买的 Telegram 诈骗团伙,以及伊斯坦布尔的拉盘砸盘团伙。


数据所呈现的一致性令人震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免受诈骗者的侵害。


地区性诈骗犯的迷思


社交平台 X 近期新增的地理位置显示功能,本意是提升透明度,却引发了仇外情绪相关的讨论。


许多用户开始根据账户的原籍国攻击他人,尤其针对印度、尼日利亚和俄罗斯相关账户,将这些国家的全体民众贴上「诈骗」的标签。


但 ZachXBT 的调查却讲述了截然不同的故事。以下是 ZachXBT 过去三年调查数据的简要总结:


在 118 起已核实的诈骗案件中:


· 约 41% 源自亚洲(印度、中国、东南亚)

· 约 28% 源自北美

· 约 15% 源自欧洲

· 约 10% 涉及非洲

· 约 6% 因混币器或隐私币无法追踪,身份匿名


这 118 份报告中诈骗分子的地区分布同样值得关注:


ZachXBT 识别的加密货币诈骗分子地区分布


数据所揭示的并非某个问题地区,而是全球范围内共同存在的道德缺失。


上述数据揭露了一个线上讨论中常被忽视的关键事实:尽管非洲人(尤其是尼日利亚人)频繁且不公地被贴上加密货币诈骗的标签,但现实情况却截然相反。


这表明,加密货币诈骗并非局限于某个地区,而是一个跨越国界、语言和文化的全球性问题。


从宏观角度审视加密货币诈骗



1)2025 年 1 月至 2025 年 6 月期间,每位受害者被盗金额最高的国家


对于那些盲目指责尼日利亚或印度的人来说,第一张图表足以令人震惊。单个受害者平均被盗金额最高的 10 个国家为:


· 阿联酋——约 7.8 万美元

· 美国——约 7.7 万美元

· 智利——约 5.2 万美元

· 印度——约 5.1 万美元

· 立陶宛——约 3.8 万美元

· 日本——约 2.6 万美元

· 伊朗——约 2.5 万美元

· 以色列——约 1.2 万美元

· 挪威——约 1.2 万美元

· 德国——约 1.1 万美元


注意到了吗?尼日利亚根本不在这份榜单上,而阿联酋、美国、欧洲多国、亚洲多国则赫然在列。


如果那些刻板印象属实,这份榜单的榜首理应是尼日利亚或印度,但事实并非如此。


2)全球钱包受害情况地图(2022-2025 年)


当我们将视角扩大到全球受害者总数时,地理分布就更加清晰了。受害者遍布北美、南美、欧洲、中东和北非以及亚洲。


受害人数较多的地区包括:西欧和东欧、北美、亚洲部分地区、中东和北非。


那么非洲呢?与欧洲、美洲和亚洲相比,非洲的受害钱包总数要少得多。这并非我的主观判断,而是地图所呈现的客观事实。


3)加密货币诈骗受害者增长最快的地区(2024 年 - 2025 年同比)


第三张图展示了诈骗增长最为迅猛的地区,各地区受害者同比增长率为:


· 东欧——约 380%

· 中东和北非——约 300%

· 中亚 / 南亚及大洋洲——约 270%

· 北美——约 230%

· 拉丁美洲——约 200%

· 亚太地区——约 140%

· 欧洲(整体)——约 120%

· 撒哈拉以南非洲——约 100%


再次强调,非洲的增长率排名垫底。与此同时:


· 欧洲和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受害者增长全球领先

· 北美和拉丁美洲紧随其后

· 亚太地区和印度所在区域处于中等水平

· 非洲是整个数据集中受影响最小的地区


如果尼日利亚是全球诈骗中心,非洲绝不会在这份排名中垫底。


真相是:加密货币诈骗不是尼日利亚或印度的问题,而是全球性问题。


数据彻底粉碎了刻板印象:


· 单受害者被盗金额最高的国家并非非洲或印度国家

· 诈骗增长最快的地区并非非洲或印度所在区域

· 非洲的受害者同比增长率最低


那么,为什么尼日利亚人和印度人会被不公地贴上「诈骗」标签?因为人们往往凭情绪判断,而非依据证据;因为某个地区一起 病毒式骗局,就会成为 2 亿人的集体标签,网络偏见的传播速度远比真相更快。


根据数据:


· 尼日利亚并非高损失国家之一。

· 非洲诈骗受害者人数增幅最低。

· 欧洲和北美的统计数据更糟糕。

· 阿联酋和印度等亚洲地区面临着价值极高的盗窃案。


如果某个地区的骗子最多,那么该地区的受害情况也会很严重(骗子会在他们熟悉的地方作案)。但非洲和印度完全没有呈现出这种模式。


如果尼日利亚人和印度人也像其他人那样以偏概全,他们完全可以将矛头指向欧洲、美国、南美洲、中东和北非。


但他们没有这样做,因为负责任的人都明白:诈骗犯无处不在——存在于每个种族、每个地区、每个国家;诈骗受害者也遍布全球;没有任何一个族群应该因为少数罪犯的行为而被贴标签。


ZachXBT 的调查同样揭露了美国 YouTube 博主、欧洲 DeFi 开发者和亚洲营销集团的诈骗行为。加密货币诈骗并非由国籍决定,而是不受约束的匿名性、贪婪以及监管漠视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如何做得更好?


加密货币要走向成熟,不仅需要监管,更需要集体层面的道德重塑。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 以透明度取代国籍偏见:要求项目创始人进行公开审计、完成 KYC 和链上信息披露,而非根据国籍妄下判断。


· 支持调查性新闻:像 ZachXBT 这样的调查者以及小型侦探社区,已经帮助避免了数百万美元的潜在损失。我们应传播他们的工作成果,而非民族主义噪音。


· 时刻保持谨慎:在证明项目可靠之前,将每个项目都视为潜在诈骗。


· 举报而非嘲讽:发现可疑账户时,利用验证渠道或举报资源,而非传播仇恨。


小结


加密货币诞生于去中心化和自由的理想,但在缺乏问责机制的情况下,这些理想已被扭曲为全球性的剥削工具。每个地区都有诈骗犯,每个地区也都有受害者。让我们停止「链上仇外情绪」。


原文链接


点击了解律动BlockBeats 在招岗位


欢迎加入律动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订阅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账号: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AI 解读
加密货币诈骗的全球化现象是一个值得深度剖析的复杂议题。它本质上揭示了几个行业核心矛盾:匿名性与信任的冲突、监管滞后与创新速度的错配,以及人性贪婪在无国界金融系统中的放大效应。

早期行业将诈骗视为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代价,这种观点显然过于理想化。ZachXBT 的数据表明,诈骗已成为结构化、全球化的产业,而非孤立事件。从硅谷的 Memecoin 拉盘到伊斯坦布尔的砸盘团伙,再到跨链洗钱网络,作案手法呈现高度专业化与协同化。这印证了一个判断:诈骗的扩散不再依赖单一地区特性,而是由加密货币的全球流动性、匿名特性及监管真空共同催生。

数据层面,地区分布统计很有说服力。亚洲和北美合计占比近70%,远超其他地区,这与传统认为非洲或印度是诈骗温床的刻板印象截然相反。更关键的是受害者人均损失排名——阿联酋、美国、智利等发达国家位居前列,而尼日利亚甚至未上榜。这说明诈骗的真正目标是有更高资金密度的发达市场,而非发展中地区。

另一个关键洞察是诈骗增长速率。东欧、中东及北美增长率最高,达到200%-380%,而撒哈拉以南非洲仅为100%。这进一步证明诈骗活动更倾向于向资本充裕、用户活跃度高的区域蔓延,而非非针对性地区。

这种现象背后的驱动因素值得深究。首先是匿名技术滥用。混币器、隐私币及跨链桥为资金隐匿提供了基础设施,使得诈骗分子可轻易规避追踪。其次是社交工程与全球化传播的结合。Telegram、X 等平台成为诈骗温床,病毒式传播模式放大了单个骗局的影响范围,而语言与文化隔阂又使得跨国追溯困难重重。

此外,行业初期对“去中心化”的过度推崇导致道德风险被低估。许多项目以“无需许可”、“抗审查”为名逃避责任,实际上却缺乏足够的透明度与问责机制。这正是 ZachXBT 这类调查记者的价值所在——他们用链上数据分析填补了监管的空白,但仅靠个体努力远远不够。

要真正解决问题,需从三方面入手:技术层的透明度建设(如强制项目方 KYC 及链上披露)、监管层的全球协作(建立跨境追赃与信息共享机制),以及用户层的风险教育(倡导谨慎验证而非国籍偏见)。最终,加密货币的成熟不在于消除所有诈骗,而在于建立一套足以让欺诈成本高于收益的生态系统。
展开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纠错/举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