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虧了,但我可以授權做IP啊

22-07-04 16:25
閱讀本文需 13 分鐘
总结 AI 總結
看總結 收起

原文作者:Sleepy


最近幾條關於 NFT IP 授權的新聞扎堆出現,讓很多人終於開始關注這一賽道。在這幾天,有的無聊猿被掛到「人才市場」,有的無聊猿則穿上了新的系列套裝。這些讓人眼前一亮的新嘗試在如今的 Crypto 寒冬中格外難能可貴,似乎也在昭示着,熊市中,人們逐漸從對於 NFT 賽道中各類 Infra(基建)項目近乎迷信的關注,轉變成了對於 NFT 品牌價值的發掘。



誠然,Infra 是底層基礎,似乎是所有項目的「必經之路」,但說到底 Infra 比的是市佔率,而關於市佔率,在無比崇尚正統性的 Crypto 世界中,若非出現重大漏洞,先發優勢似乎是無解的,不然 OpenSea 的日子也不會如此悠哉。


Crypto 的進步依賴於技術的發展,而 Web3 走向主流需要的是不斷破圈。


NFT:從藝術到品牌


讓我們先回過頭看看人們對 NFT 的認知是如何發展成「品牌」的。


讓我們先從公認的最早的「NFT」項目——CryptoPunks 說起(雖然現在也有很多項目被發現比 CryptoPunks 更早誕生)。


儘管現在余文樂把 CryptoPunk 當作 Logo 因在自己的衣服上,Tiffany 也做了 CryptoPunk 形象的首飾,但在最初,Larva Labs 把它定位成了一個向密碼朋克致敬的藝術項目,兩個開發者也多了「藝術家」這一身份。


再之後雖然也有不少遊戲類的 DApp 使用 NFT 技術承載遊戲內資產,如虛擬寵物、遊戲道具、交易卡等,而讓 NFT 第一次大規模出圈的是 Beeple 的 NFT 藝術品在佳士得拍出了 6900 萬美金的天價。在 Hackatao、XCOPY、Coldie、Alotta Money 等 NFT 藝術家多年的推動下,NFT 在藝術領域迎來了爆發。而在那時,人們對於 NFT 的關注和人們對於所有新事物的關注一樣停留在了底層技術層面,人們關注區塊鏈技術如何幫助數字藝術確權,關注數字藝術在哪裏才能真正永存,關注區塊鏈技術如何讓藝術變得「可編程」、「可互動」。


隨着時間推移,人們理解中的 NFT 從藝術品變成了「社交資本」,拜大規模出現的頭像 NFT 所賜。這一趨勢其實從 HashMasks 就能窺探一二,不過可惜的是 HashMasks 過於追求藝術性,卻忽視了作爲社交資本時更爲重要的區分度與傳播性。


而在那是,人們似乎還沒有「品牌」的概念,回過頭看關於 BAYC 早期的文章,大多數在聊的也是持有一隻無聊猿就能夠加入「Yacht Club」,成爲這個社交圈的一員,不僅推特上會有一堆無聊猿關注你,甚至像庫裏、Snoop Dogg、周杰倫都是這個圈子裏的。似乎只要你持有一隻無聊猿就能與他們產生聯繫,而這些名人、大佬的選擇也像是給 BAYC 印上了認證戳。


到如今,仍然有數不清的項目以「藝術」或「社交圈」爲核心發行着 NFT 系列。藝術項目的核心是藝術家,而往往藝術家不會做運營;社交圈項目的冷啓動往往依賴於某個名人的站臺,讓大家以爲持有這個 NFT 就能認識到這些名人,但如何讓這些名人長期在社區活躍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而讓我們再來看看如今發展得還不錯的項目,比如 BAYC、Azuki、Doodles、RTFKT,我們會發現,在他們的崛起階段都在做品牌。


「做品牌」這個事情聽起來挺虛的,讓我們換個詞:建設社區。建設社區是通過組織各種活動讓社區成員對於項目產生更深刻的認知。而「品牌」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釋就是:消費者對某類產品及產品系列的認知程度。


在 Web2,品牌誕生自公司內部的決策,然後再按圖索驥搜尋用戶。而在 Web3,品牌誕生自社區,項目方可以預設一個大方向,但關於項目共識、認知的細節則是在社區形成的過程中動態調整的,這樣形成的品牌纔是自下而上的,纔是 Web3 品牌,而不是一個套着殼子的 Web2 品牌。


從最開始對藝術的極致追求,到中期的對藝術性的放棄,再到現在人們認識到 PFP 形象對於品牌形成冷啓動階段的重要作用,NFT 也完成了從藝術品到藝術消費品的蛻變。


Web3 的品牌是宗教


關於無聊猿的 Otherside,在最近的評價越來越趨於一致,越來越多人認爲 BAYC 往遊戲賽道發展並不是一個最佳選擇,面前明明擺着一條能夠更出圈、獲得更大影響力的道路,Yuga Labs 卻選擇回到 Gamefi 這個相對狹小且兇險的圈子。


不過話雖如此,但以無聊猿如今的體量來說,也許可以做到同時走好幾條路,和 Animoca 做遊戲,和滾石發展品牌,並不衝突。但是,對於更多項目而言,只能選其中的一條路走。


藝術太小衆,Gamefi 太兇險,社交太務虛……


不如好好做品牌。


上文提到,在 Web3,做品牌就是建設社區,認知與共識凝結起來後再做產品。相比於 Web2 通過一件件產品來博取用戶的信任,對於 Web3 項目來說,「人」纔是最寶貴的財富。面對 Web3 世界,龐大且堅實的社區是項目安身立命之本,能夠更容易地抓住人們的注意力,並創造出更大的聲浪;而面對 Web2 世界,這也是最能吸引傳統品牌的原因。


一個 NFT 項目的持有者人數有幾千人,社區有上萬人,把這個數量按照 Web2 世界中傳統品牌的轉化率計算,能量與一個數百萬甚至上千萬關注者的品牌相當,更重要的是這羣人還不是四散在各處,他們彼此之間還有極強的鏈接,這已經不僅僅是品牌與粉絲的關係了。

這是宗教。


當你擁有了這樣一羣堅定且能動的支持者,建立在這個共識之上去做任何產品都是合理的,而且很多情況下根本不需要你自己去做,會有知名服裝品牌主動聯名,會有遊戲開發商主動將品牌接入遊戲中,會有音樂人主動創作歌曲,會有影視公司主動創作影視作品。品牌的影響力會迎來指數級的爆發增長,而影響力的持續擴大又會帶來更強大的效應與共識。


NFT IP 授權


Web3 品牌歡迎社區成員主動傳播,所以很多項目採用 CC0 協議或者是將 NFT 的版權授予持有者,如此一來,持有者以及品牌的支持者便有權利去做任何衍生品,比如上文提到的服裝、遊戲、歌曲、影視。


不過,長時間觀察下來,用 IP 做周邊、授權的似乎也只有極少數人。這其實很正常,對於大多數 Holder 而言,很難憑藉自己的力量對接到 Web2 品牌方、供應鏈、影視公司等等,而且即便是能對接到,繁雜的法律文件等也不是誰都能處理得過來的。也正是把握住了這一痛點,現在逐漸開始有做 NFT IP 授權的項目走上了舞臺。做 IP 授權不僅僅能讓項目本身獲得更高的知名度,也能讓持有者、項目方獲得更多的收入,繼續投身到品牌建設之中。


不過這條路並不好走。


最基礎的是法律問題。Web3 的版權、所有權問題很好解決,看鏈上數據就可以了,但是一旦涉及到與 Web2 結合,事情就會變得無比複雜。很多 Web3 項目沒有註冊版權,很多 Crypto Native 的團隊甚至不屑於註冊版權,但很多 Web2 公司在簽署 IP 授權協議時必須要求提交版權證明文件。


而即使是註冊了版權文件,「Holder 擁有所持有的 NFT 的版權」這件事要如何實現呢?每一筆交易流轉都簽署一份版權轉讓協議顯然是無法實現的,版權證明文件要麼沒有,要麼被項目方拿在手裏。而你也不能要求 Web2 的大公司去「相信」項目方不會「作惡」,信任成本和法律程序會阻礙落地過程。


站在 Holder 角度考慮,未來可能會面對衆多 NFT IP 授權平臺,我們應該如何挑選呢?舉例來說,Boredjobs 的確拿到了一些無聊猿的授權,不過這也只是整個流程其中最好實現的步驟。作爲 Web3 圈內人,認識各種 NFT 的 Holder 是很簡單的事情,從他們手中要到授權也是很簡單的,畢竟只需要籤一份協議就有機會讓「我的猴子替我賺錢」。


真正的難點是上面提到的大部分 Holder 做不到的事情,拿到 12 個無聊猿的授權很容易,聯繫到泡泡瑪特並讓泡泡瑪特用這 12 只無聊猿的形象生產銷售一套盲盒很難。


NFT IP 授權開始被人重視,這也許就意味着 NFT2.0 時代的到來。很多人會認爲 NFT2.0 指的是未來在技術方向進行更深度的拓展,而 NFT 橫向發展、不斷拓寬影響力的邊界也一定會是大勢所趨。技術的進步會讓整個領域的下限不斷提高,而在這個技術微創新不斷、缺少大創新的領域,品牌纔是將天花板不斷擡高的最佳方式。


欢迎加入律动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订阅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账号: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举报 糾錯/舉報
選擇文庫
新增文庫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庫
僅自己可見
公開
保存
糾錯/舉報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