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Scan to Download the APP

About next year's NFT, DeFi, public chain development, listen to the big V people how to say

2021-12-27 11:00
Read this article in 20 Minutes
总结 AI summary
View the summary 收起

2021 accompanied us through more than three hundred days, and finally came to its end. Looking back on the past, we suddenly realize that this year has so much to remember. Crypto has been so bright and so dim this year; There is the joy of harvest, there is the loneliness of failure, and there is the excitement of growing up together and toddling. We've seen 60,000-meter peaks and plunged into pitch-black trenches. For the crypto industry, 2021 is a year to write about.


Cobo 发起了 2021 加密世界微缩年鉴活动,希望行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用文字的形式通过三问三答来概括今年一年的收获与得失。每个人的每一次投资都是自我成长和自我经验积累的过程,收益则是认知的投射;当我们掌握了这个认知收获,其实就是掌握了自己投资的智慧锦囊,并会在未来的路上走的更顺利,在每一次波动中收获感悟与成长。律动在此放出部分 KOL 的回答,希望帮助读者在回顾 2021 的同时展望 2022,更多回答可以在推特话题 #2021 加密世界微缩年鉴 中查看。


三个问题


1、2021 年做对了什么投资行为让你倍感骄傲?(分享你参与的 DeFi / NFT 项目,分享为什么参与?收益如何?)

2、如果可以时光倒流,你希望可以回到 2021 的什么时刻?为什么?当时发生了什么?

3、你对接下来的一年有什么判断,希望自己有什么变化?或是参与什么投资机会?


DiscusFish 神鱼


回顾 2021


2021 年依旧是围绕 DeFi 深耕的一年,年初的算稳,BSC 生态的爆发, 年中的 DeFi2.0,也汇总了 DeFi 领域积累的经验、技巧、教训、工具,沉淀成独特的 DaaS 产品;刻骨铭心时刻算是 O3 等一系列安全事件,72 小时内,非常感谢全网分布式的共同努力,结果有惊无险。O3 事件让 defi 协议互相依赖的底层安全漏洞暴露出来,后面一系列事件让行业安全永远是第一要务,这也是我做 FleetDao 的初想法之一。


希望回到 2021 的什么时刻?


希望回到 4 月份。4 月份是一个分水岭节点,基本上是行业从 DeFi 单一热点, 开始转换到多链生态、NFT、GameFi 爆发的早期阶段。在年中复盘的时候, 发现自己忽略了很多宏观发展, 后续花了一些精力,重构了对行业未来发展的宏观认知。过去一年过于专注细节, 很多赛道参与却没重仓,有点小遗憾。


展望 2022


我不是一个炒币的二级市场交易者,所以不谈短期行情。认知方面可以分享一下:


1)L2 将逐步成熟, 公链性能大幅上升;

2)Gamefi 和 NFT 新范式创新会逐步落地;

3)DAO 的大量爆发与成熟。


希望能够和行业一起迭代,自己能跳出微观视角,更好的把握宏观趋势,同时探索 DAO 未来的无限可能性。


曹寅


Back in the 2021


2020 年主要精力在 DeFi 上面,每天就是看模型,挖矿收菜,说实话,有点疲劳,因此 2020 年年终总结的时候,我决定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要投自己欣赏的项目和团队,比如 SuperRare,Pianity,Koii,Republic Realm,OnCyber 等加密艺术项目,甚至还做了一些不计回报的纯赞助,比如 CityDAO,并且投资之后会深度参与这些加密艺术项目的运营和社区活动,让投资成为乐趣,成就自己,帮助他人。

不过 2021 年最令我骄傲的并不是任何项目投资行为,而是花了不少精力和资源从头开始建立了国际化的中国加密艺术社区,通过建立线上画廊 Shanghai Gallery、赞助艺术家、举办线上线下活动,持续性的直播对话,输出了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并在国际交流事实性隔绝的当下,令中文世界在国际加密艺术大社区仍然能够有一席之地。


希望回到 2021 的什么时刻?


希望回到 2021 年的第一天。2021 年是打响 web3 革命第一枪的一年,是后疫情世界的第一年。2021 年每一天,每一件大事件,都值得反复品味。


展望 2022


我曾在 2019 年的最后一天,做了一段视频的新年寄语。大意就是过去一年,世界已经发生了转折,过去所有我们赖以做出判断的经验都已经没有意义,不能生活在既有认知结构的惯性中,不能生活在自欺欺人的安全感中,要远离人群,拥抱人类,远离知识,拥抱智慧,远离经验,拥抱规律,远离金钱,拥抱财富。没想到后来不久就一语成谶,在今天,我仍然想把这段话送给大家,当作对于 2022 年寄语,至于我自己,将继续忠诚于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深度参与 Web3 浪潮,做个数字彼岸的摆渡人,在全球范围内,帮助更多数字新公民,见证真正的数字文艺复兴。


牛凤轩


回顾 2021


Punks 和 BAYC,NFT 的出圈在年初的时候已经初见倪端,头部的 PFP 类 NFT 在未来会有很多的应用场景和价值。


希望回到 2021 的什么时刻?


年中 Gamefi 板块启动的时候,作为 DappReview 的创始人,从 2018 年开始奶区块链游戏,也见证的 Axie 和 Sandbox 的成长,但是在这一波的 Gamefi 热潮中,并没有完全踩准。


展望 2022


预期在区块链游戏领域会有更多游戏性和可玩性更强的产品出来。泛娱乐和社交有可能是下面会爆发和出圈的赛道。个人和基金层面会更关注于应用层的几个细分赛道和一些中间件。


王一石


回顾 2021


认真审视 DeFi、NFT 和 GameFi。


以前是纯粹的 BTC Maxi,对所有的 Altcoin 都持怀疑态度。现在不一样了,认知清零,从老韭菜重新做回一株小韭菜。做有价值的事,如果不能自豪的跟世界上其他人分享你做的事,那么最好别做。回顾下 2021 年挖过的矿:SUSHI、FORCE、NRV、DYDX、ELIPSIS、FLOAT、BDP、BAS、TORN、GHST… 等等,不过大部分已经塌了,DeFi 优胜劣汰就是这么迅速。EGLD 和 CRO 生态也在崛起,富贵当思原由,英雄不问出处,早年看不上或濒临破产的项目,抓住机遇就一飞冲天。参与 DeFi 的原因就是不想被时代抛弃。很多行业内的老人因为种种原因已经不再讲话,有的早早囤币躺平,有的极端行情亏完退场。以至于当行业里有新生事物出现时,还是戴着过去的眼镜看待。比如 SOL、LUNA、ALGO、COSMOS 等等生态蓬勃发展时,本能的抵触,结果也往往是错掉背后大的财富机会。类似的还有 BAYC 这样的 NFT 项目。


即便不能重仓参与挖矿,小本金撸空投也是可以的。Super4DeFi 社区的一位朋友,凌晨半夜还询问我很多 硬件钱包的基础知识,当时没有在意。后来听闻他纯手动、一板一眼的撸空投,上百个账号,短短几个月,回报远超 8 位数。看到他的撸项目手册,内容之详尽、认真,多链并行、各腾挪辗转,最大力度提高资金效率。

恍惚间像是回到自己高考的时候,认真和勤奋就有回报,功不唐捐。撸空投也是体力活。


希望回到 2021 的什么时刻?


时光倒流乃是痴人说梦,回到 2 年前,最好的决定就是 All in DeFi。再过一个月就是自己入行第 9 年,错过的不计其数,感恩的是中本聪,给了每个人在现实压力下匍匐残喘的人,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展望 2022


Crypto 链上数据很健康,回调或横盘是暂时的,依然无比看好新一年的市场。有 3 点是希望大家都能好好把握的:


1)保持体力,经常锻炼,创业真的很费身体。

2)更好的心态,不要 FOMO,也不要 EMO,专注自身能力范围内的事,不要赚尽每一块铜板。

3) Join if you can't beat it and embrace DeFi and GameFi.


杨民道


回顾 2021


2021 有意思的参与应该给 PEOPLE 捐钱拍卖宪法文本。跟投资没关系,但它把我带回当初入圈的原点。


我最初是通过参与公益组织认识比特币的,过去这几年一直觉得 crypto 应该走出金融、炒币这个范式,在社会动员、社会运动有跟多新尝试,今年我们终于看到这方面有意思的实验。


希望回到 2021 的什么时刻?


时光可以倒流的话,当然希望回到 1 月 1 日,Crypto 大势已定,涨多涨少已不重要,要能多找回点时间,意义更大。


时间比比特币还稀缺,一年销毁 1/78,且花且珍惜吧。


时间就是 gas,没 gas,ERC20 再多也没用。


展望 2022


接下来 Crypto 的涌现会比过去更猛烈,Web3,Layer1,DeFi,GameFi,而且都找到各个垂直方向的验证逻辑。Crypto is eating the world,这个是大的叙事。


我们都是 Crypto 公民,我希望自己以多样的方式全球参与,做项目,参与 DAO 治理,发起新的实验。


往后看,我们将是「得到天空 & 找到土地」的一代人。


张潇雨


回顾 2021


大概是 2021 年初,我开始真正了解到 DeFi 这个东西,作为在传统金融从业从业了不少时间的人,看到这种级别的创新其实非常兴奋。但在那个时候,自己真下决心去「全职」做这件事,感觉好像还缺点什么。


人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有时候,一个东西你自己想得到,但又有点不敢得到的时候,我们就会用一些其他行为「代偿」。于是在那段时间里,只要见到比较信任的好朋友,或者处在职业生涯转换期的朋友,我都会和他们说——看看 DeFi 吧,这一定是未来。当时我甚至还和传统金融的朋友半开玩笑地说,「你们都快没工作了,还不睁眼看看世界吗。」后来有一次,我得缘和一名大众耳熟能详的企业家喝咖啡,他问我最近有没有看到什么好玩儿的东西。我第一反应就是:「DeFi 了解一下?」由于之前安利次数过多,话术和信仰都打磨得相当纯熟,连我自己都觉得当时讲得声情并茂,感染力十足。然而,等我说完,这名以思考深刻、表达犀利著称的企业家对我说道:


「如果你这么看好这个东西,为什么不自己去做呢?」


我已经忘了那一刻自己具体的感受是什么,大概是兴奋、顿悟、羞愧共同混杂着的一种感情。但我知道,是时候做些改变了。


后面的故事就是顺理成章的。我把当时自己正在管理的,业绩还不错的传统基金关掉,把几乎所有参与的传统金融业务都暂停,钱也退回给了 LPs,也帮他们找好了新的去处。我还和他们说,我会 all-in Web 3.0 这个领域,未来大家一定还会遇到的(要不你们现在也投点儿)。于是从 2021 年的春天开始,我踏上了一段新的奇幻旅程。在这一年,我学习了很多新东西,遇到了很多可爱的新朋友,也亲自见证了一个新世界正在徐徐展开,并预感它将席卷一切。在这个领域,人们总爱说「时间是终极的货币」。所以在 2021 年,告别过去,参与未来,就是我做得最重要,也最骄傲的投资。


希望回到 2021 的什么时刻?


我一直认为,人在每一个时刻,其实都做出了 TA 当时能做出的最好的选择——不管这个选择事后结果看起来是好是坏,其实都已经是因缘具足之后注定发生的结果了。所以我知道,即使我能穿越回到某个时刻,我应该也会做出一样的选择。所以人生虽然难免有很多遗憾,但也不用后悔太多。


当然话虽这么说,我还是希望早点把北京的房子卖了然后多买点_____,不要因为不知道怎么和父母解释拖那么久哈哈哈(doge)。


展望 2022


在 2022 年,我依然会坚持我自己一直以来的投资方法——我把它称为「弱者体系」——这个体系也借鉴了我很喜欢的几名传统世界的著名投资者。「弱者体系」说的是,在投资上,我认为自己是比较弱的——不论是在信息获取、理解深度、时间精力、情绪控制、人脉资源等等方面,都处于这个市场比较低的水平。所以,比起相信自己强大的研究能力或者信息优势、认为自己有持续获得 alpha 的水平,我会更多地做这么几件事:


1)不去预测短期涨跌,不认为自己能预测哪个赛道会火,不认为自己有太强的研究能力。把更多精力放在关注市场行进的主要逻辑上,等事情相对明朗了,多空双方的态度我都了解地比较清晰了,再进行相对大仓位的下注。即使这样挣不到最多的利润也没关系;

2)更多地下注于人而不是项目。我一贯执着地认为,好的人可以把很糟糕的 idea 做好,而差的人会把最好的 idea 做成归零。在 Web 3.0 领域也绝对不例外。长期和很好的人同行,结果一定不会太差;

3)继续坚持杠铃策略。大仓位投资等到月明星稀的时候做,微小的仓位(指那种全部归零也不太心疼的)去博取极端非线性收益(百倍、千倍的),同时放弃那种「中等仓位中等收益」的下注。同时,要继续思考如何做好黑天鹅保护;

4)平衡好哪些东西要自己管,哪些东西应该交出去让别人管。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信息量爆炸的领域,我们每个人都只能做一点点的事情,同时也完全可以在某个细分领域里积累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认知。所以找到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把它变成重复动作,其他的事情交给别人,感觉就会好很多;

5)最后,我非常坚信,投资成功与否更多关乎于「心性」(temperament)而不是「能力」(capabilities)。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修炼心性、探索自我都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重要的事情。新一年我们就继续借投资这件事「由艺入道」吧。


Happy New Year everyone!  


Welcome to join the official BlockBeats community:

Telegram Subscription Group: 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Discussion Group: https://t.me/BlockBeats_App

Official Twitter Account: 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举报 Correction/Report
This platform has fully integrated the Farcaster protocol. If you have a Farcaster account, you canLogin to comment
Choose Library
Add Library
Cancel
Finish
Add Library
Visible to myself only
Public
Save
Correction/Report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