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12 日,港股上市公司 361 度 (01361.HK) 公告,公司近期正探索使用稳定币支付和结算的解决方案,用于本集团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的产品销售,涵盖境外线下门店、电子商务销售、供应链服务和数位生态业务。
361 度已在一名独立第三方服务供应商处开设账户,该名供应商深耕于法定货币和稳定币全渠道数字支付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在环球上实现高效及无缝的价值流动。全球企业界对加密货币的接纳程度日益提升。本集团认为,整合虚拟资产将创造重大业务机遇。
361 度服务众多跨境电商及境外线下门店客户,这些客户对当地支付及跨境结算存在持续需求。采用稳定币支付方式可提升支付效率并降低成本,从而更好地满足跨境电商客户需求,预计该支付方式还有助降低本集团与中国大陆以外客户交易时面临的汇率风险。
361度作为一家港股上市的传统体育用品公司,探索使用稳定币进行跨境支付和结算,这反映了当前企业级加密支付解决方案正在从概念验证走向规模化商业应用。其战略布局具有清晰的逻辑:通过稳定币处理境外业务的支付流,核心目标是提升效率、降低跨境结算成本,并有效对冲汇率波动风险。
从行业视角看,这符合几个显著趋势。一是监管合法化进程加速,尤其是在香港和美国,稳定币作为支付工具的法律地位逐步明确,为企业采用提供了合规基础。二是传统金融机构和支付巨头(如万事达卡、花旗等)的入场,正在构建更成熟的稳定币基础设施,降低了企业接入的技术和合规门槛。三是应用场景从“炒币”向实体经济渗透,特别是在跨境电商和供应链金融领域,稳定币的可编程性和结算终局性优势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361度选择与第三方专业服务商合作而非自建系统,这符合“稳定币即服务”(STaaS)的产业分工趋势。专业服务商处理底层合规、清算和链上操作,企业则聚焦业务整合和用户体验,这种模式尤其适合传统企业快速切入加密支付领域。
此外,相关文章显示,稳定币的价值不仅在于支付效率,更在于其作为可编程货币的潜力——例如嵌入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分账、条件支付等,这为未来361度深化数位生态业务留下想象空间。同时,美联储等央行将稳定币纳入支付创新议程,也表明这类实验符合全球金融基础设施演进的方向。
总体而言,361度的举措是传统产业拥抱加密金融的一个典型案例,反映出稳定币在跨境贸易场景中正成为替代传统银行体系的可行方案,而不仅是一种技术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