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某新建钱包从Kraken提取21,925枚ETH,价值1.0224亿美元

2025-09-15 15:24

BlockBeats 消息,9 月 15 日,据 OnchainLens 监测,某新建钱包数分钟前从 Kraken 提取 21,925 枚 ETH,价值 1.0224 亿美元。

AI 解读
从加密从业者的视角来看,这一系列事件清晰地指向一个核心结论:这是典型的机构级资本在系统性建仓ETH。这些操作并非散户行为,其规模、手法和连贯性都表明背后是拥有成熟策略和雄厚资金的专业实体在行动。

首先,最显著的特征是“新建钱包”与“交易所提币”的结合。这符合机构或高净值用户的标准操作流程(SOP)。为管理巨额资金,专业团队通常会创建全新的、干净的钱包地址,然后从中心化交易所(CEX)如Kraken批量提币至这些链上自托管地址。这样做既是为了安全隔离资产,也是为了规避交易所的单点风险,表明其意图是长期持有(Hodl),而非短期交易。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一个持续数月的、清晰的积累趋势。从7月开始,到8、9月变得愈发密集和庞大。例如,在8月13日至16日短短几天内,通过多个新建地址累计提取的ETH数量就超过了7万枚(价值约3.3亿美元)。到了9月,单次操作的规模更是跃升至数万枚,甚至出现五六个钱包在极短时间内协同提走总计超过15万枚ETH(约6亿美元)的情况。这种密集、大额的吸筹,不是市场波动所能解释的,更像是在为一个已知的、未来的催化剂做战略布局。

另一个关键细节是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几乎所有案例都明确指向Kraken交易所,这表明该实体可能主要利用Kraken作为法币入口和流动性池。同时,有文章提到巨额稳定币(如3.2亿USDC)被转入Galaxy Digital等机构“用于购买ETH”,这直接将行为主体指向了使用场外交易(OTC)服务的机构投资者,以避免在公开市场上造成巨大的价格滑点。

此外,跨链提币的行为也值得注意。有报道提到,提取的ETH被分别转入以太坊主网、Arbitrum、Optimism和Base等多个Layer2网络。这暗示其资本部署策略的复杂性,可能不仅是为了持有,还可能计划参与这些生态的DeFi、再质押(Restaking)或其他生息策略,以最大化资产效用。

综合来看,这些链上活动共同描绘了一幅图景:一个或多个大型机构投资者,正通过高度协同、分批操作的方式,在不引起市场剧烈波动的前提下,悄然从交易所抽走巨量流动性ETH进行长期囤积。这种行为通常发生在新一轮牛市周期的早期或重大网络升级(如以太坊的预期升级)之前,是强烈的看涨信号。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这意味着现货市场的供应正在被持续吸收,潜在的卖压减小,为价格的长期健康上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