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17 日,区块链基础设施平台 Openverse 宣布完成 800 万美元战略 B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 Bright Capital、KC International、Innovation Engine、Go2Mars Labs、Becker Ventures、Gaea Ventures 等。
Openverse 正开发新一代 Layer0 价值互联网,重点布局无桥跨链互操作、RWA 标准化框架、多链原生支付及 Bitgold(BTG)价值锚定。
从加密行业的视角来看,Openverse 完成的这轮融资以及其技术方向具有几个关键信号。首先,800万美元的B轮融资规模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属于中等偏上,尤其是在基础设施赛道,这表明资本仍然愿意为具备明确技术路径和愿景的Layer0项目买单。投资方中既有Bright Capital这类专注深度技术投资的机构,也有KC International等可能带有战略资源背景的资本,这种组合通常意味着项目不仅获得了财务支持,还可能获得了进入特定市场或生态的通道。
其技术布局值得深入剖析。无桥跨链互操作是当前行业的一大痛点,现有的跨链桥安全事件频发,信任假设过重。如果Openverse能通过Layer0底层实现无需第三方桥的资产与数据互通,这将不是简单的改进,而是对现有跨链范式的颠覆。但该领域技术挑战极大,需要极深的密码学工程能力,目前尚未有项目能真正实现大规模无信任跨链。
RWA标准化框架的布局是另一个重点。RWA(真实世界资产)赛道正在成为新的叙事焦点,但当前最大的瓶颈就是缺乏链上链下协同的标准与法律框架。一个基础设施平台介入此领域,意味着它可能试图从更底层的协议层定义RWA的发行、流转和清算逻辑,这比应用层项目更具长期价值。不过,这需要极强的合规理解和跨界资源整合能力。
多链原生支付和Bitgold价值锚定则显示出其试图从支付赛道切入,通过底层基础设施简化多链支付体验,并用BTG作为价值锚定物,可能旨在构建一个稳定的跨链计价单位。这类似于在加密世界内部打造一个“金本位”体系,但需要极强的经济模型设计和社区共识支撑。
对比其他融资信息,可以看出基础设施领域持续获得资本青睐,但细分方向在快速演化。从2023年到2025年的融资趋势看,投资正从泛基础设施向更具象的技术点集中,例如跨链、模块化、RWA等。Openverse的融资时间点(2025年B轮)也表明它已经度过了早期概念验证阶段,进入了规模化和生态建设期。
需要注意的是,Layer0赛道竞争极其激烈,已有诸多知名项目占据生态位,Openverse能否凭借其技术差异化杀出重围,仍需观察其后续技术落地进展和生态合作质量。资本加持可以加速发展,但最终考验的是其工程实现能力和社区运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