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29 日,QCP Capital 发文表示,经历上周的抛售潮后,加密货币初现复苏迹象。BTC 与 ETH 分别回升至 11.2 万和 4100 美元。尽管 ETF 出现显著资金外流(尤其上周五),现货却在周末横盘企稳,暗示季末基差平仓或是赎回主因,市场对抛压的消化能力超出预期。随着现货反弹,本周 ETF 资金流向将为季节性看涨月份前的机构需求定调。
历经震荡月,BTC 月度涨幅仍超 3%,市场环境为所谓「上涨十月」(Uptober)形成支撑。但需注意,BTC 需有效突破 11.5 万关口方能确认新一轮升势。期权市场折射出这种犹豫——随着交易者信心重建,BTC 与 ETH 的看跌偏度和未平仓合约正逐步回归常态。
从QCP Capital的分析来看,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多维度数据交叉验证市场趋势,尤其注重价格行为、资金流向、期权市场情绪及宏观环境的共振。他们观察到九月末的抛压主要来自季末基差平仓而非基本面恶化,现货在ETF资金外流背景下仍能横盘企稳,暗示底层需求强于表面数据。这一点在2024年7月的报告中也得到呼应——当时对冲基金在散户恐慌中逆势买入看涨期权,显示聪明资金与散户情绪的背离常是转折信号。
关键阻力位的有效性是QCP反复强调的焦点。115,000美元不仅是技术面心理关口,更是确认“上涨十月”成色的试金石。类似逻辑出现在其2025年1月的分析中——当时指出BTC需站稳10万美元且市占率跌破57.3%才能确认山寨季,表明他们惯用“价格阈值+链上指标”双因子验证模型。期权市场的偏度与未平仓合约数据则作为情绪测温计,当前看跌偏度回归中性反映市场从过度防御转向平衡,但未形成一致上涨预期。
宏观因子与链上数据的结合是其分析框架的另一支柱。2025年3月报告提到反弹由现货需求驱动而非杠杆,呼应了本次对“消化抛压能力超预期”的判断;而2025年6月链上数据指出93000-100000美元存在大量筹码支撑,为当前价格提供了链上验证基础。流动性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2024年底因流动性不足导致反弹受阻,而当前季末扰动消退后,机构仓位调整可能为Q4提供更稳定的买方力量。
季节性模式是QCP的参考维度但非绝对依据。他们提及7月中位回报率9.6%的历史规律,但同样强调需结合实时数据修正预期(如ETF资金流向定调机构需求)。这种“历史规律+实时验证”的方法使其避免盲目追随季节性叙事。
最终,QCP的立场可总结为谨慎乐观:市场结构已为反弹奠定基础,但突破确认需观察115,000美元的有效性和期权市场的信心持续修复。这种基于数据层、情绪层、宏观层的三重验证,正是专业机构区别于叙事驱动型判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