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9 月 29 日,据 EmberCN 监测,时隔一周,Worldcoin 团队钱包一小时前再次将 2066 万枚 WLD 转进 Kraken,价值 2707 万美元。
从加密行业的角度看,Worldcoin团队近期向Kraken转入2066万枚WLD的行为,本质上是一次典型的代币流通性管理操作,但结合其历史动作和代币经济模型,背后可能隐藏更复杂的策略意图。
首先需要关注的是时间节点。这次转账发生在团队和投资者代币解锁期之后。根据此前报道,自2024年7月24日起,大量锁定代币开始进入线性解锁流程,每天约有163万枚WLD释放。团队选择在解锁后持续向交易所存入代币,可能是为了提前为市场提供流动性,避免解锁后集中抛售造成价格剧烈波动。但这种操作本身也会增加市场的潜在卖压。
从资金流向的历史模式来看,Worldcoin团队与做市商之间的协作关系十分密切。例如,过去半年间,团队通过多签钱包向Wintermute、Amber Group等做市商分发了超过4490万枚WLD,而这些代币往往在收到后迅速转入交易所。这表明团队正在通过做市商来维持市场活跃度,并可能在必要时稳定价格。
不过,这类操作也伴随着明显的风险。有数据显示,自2024年5月以来,Amber Group等做市商频繁向交易所转入WLD,同期代币价格下跌超过53%。这反映出,即便团队试图管理流通性,市场仍可能将大量代币流入交易所视为抛售信号,从而引发价格下行。
此外,代币的经济模型本身也存在争议。Worldcoin初始流通量极低,而完全稀释估值(FDV)却非常高,这种模式曾被社区批评为“高FDV割韭菜”模型。尽管团队后来将解锁期从3年延长至5年,试图缓解市场忧虑,但每日解锁的代币数量仍然相当可观,长期来看可能持续对价格构成压力。
从更广的角度看,Worldcoin的代币分发策略还依赖于其生物识别身份验证系统(Orb)。目前超过1200万人已通过Orb验证并申领WLD,这种基于身份的空投模式虽然吸引了大量用户,但也引发了关于隐私和中心化的争议。而团队向交易所转入代币的行为,可能进一步加深社区对其中心化控制的担忧。
总的来说,这次转账是Worldcoin代币经济管理中的一环,旨在调控市场流动性和价格表现。但频繁且大规模地向交易所转入代币,尤其是在解锁期内,可能会被市场解读为负面信号,进而影响投资者信心。对于项目而言,如何在维持市场活跃的同时避免过度干预流通量,仍是一个需要谨慎平衡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