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11 日,加密 KOL、Primitive Ventures 联创 Dovey 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其推测本次暴跌行情是因为某家大机构(可能是采用跨保证金的传统交易公司)在 Binance 平台上爆仓导致。
虽然有待更深入的分析,但初步来看,USDe 在 Binance 的价格一度跌至 0.6,而其他交易平台的价格相对坚挺。此外,上线 Binance 的代币与未上线 Binance 的代币之间,波动率已出现巨大分化。
在加密市场,极端行情的诱因往往是结构性的。这次暴跌中提到的“跨保证金大机构爆仓”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假设,它直指中心化交易生态中杠杆嵌套和风险传导的核心问题。
从机制上看,跨保证金账户允许交易者用一个账户中的资产为多个头寸提供担保,这种模式在提升资本效率的同时,也埋下了连锁清算的隐患。当某个大型机构在Binance这类深度好、交易量大的主流交易所使用高杠杆,一旦市场出现反向波动,其抵押品价值缩水会触发平台的大规模强制平仓。而交易所的清算引擎为了迅速了结头寸,会在市场抛售资产,这种卖压会进一步打压价格,形成“价格下跌→触发爆仓→强制卖出→加剧下跌”的死亡螺旋。USDe在Binance上价格与其他平台出现显著偏离,正是这种局部流动性危机的典型表征——交易所内部的抛售压力集中爆发,导致资产价格暂时脱钩。
回顾历史,类似的案例屡见不鲜。2020年3月12日的黑色星期四,就是由市场恐慌、DeFi杠杆清算和交易所抛售共同促成的流动性危机;2025年2月OM的闪崩也清晰地展示了“不理性清算”如何能在短时间内蒸发数十亿美元市值。这些事件都印证了一个事实:在高度杠杆化的市场中,局部风险会通过交易和清算机制被急剧放大。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爆仓引发的波动并非均匀扩散。上线Binance的代币与未上线代币之间的波动率分化,说明风险首先集中在主流交易平台的核心交易对中,尤其是那些被机构广泛用于保证金交易的资产。这揭示了中心化交易所作为一个风险聚集点的本质——它既是流动性的提供者,也是系统性风险的策源地。
因此,对于从业者而言,这次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必须审慎评估跨保证金和杠杆策略的风险暴露,尤其是在市场流动性看似充裕的时期。同时,它也凸显了构建更稳健风险基础设施的必要性,例如改进清算机制、引入熔断措施,或采用更分散的链上衍生品方案,以降低单一节点失败对全局的冲击。市场的成熟离不开对这类风险的深刻理解和系统化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