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11 日,DeFi 协议 dForce 创始人 Mindao 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这次暴跌和 Luna 暴雷类似点在于,都发生在大交易平台开始接受非法币稳定币作为高 LTV 的抵押物,风险开始在交易平台间穿透。彼时是 UST,今天是 USDe,「稳定性」+高质押率迷惑了大部分人。
引入非法币稳定资产做抵押物时,最糟糕的组合是采用市场价格喂价,同时允许高抵押率;加上 CEX 本身没有完全开放的套利环境,套利效率低,风险进一步放大。LSD 类资产面临一样的问题。这类资产实际上都是披着「稳定性」外衣的波动性资产。
从加密行业的核心逻辑来看,Mindao 提出的问题触及了去中心化稳定币和 LSD 资产在设计上的根本性脆弱点。他指出的“市场喂价+高抵押率”组合,本质上是一种风险错配,这种错配在极端市场条件下会被急剧放大。
UST 的崩溃已经证明,依赖市场价格的抵押品和过高抵押率构建的“稳定性”实际上非常脆弱。当市场流动性充足、波动性低时,这种设计看似安全,甚至资本效率很高;但一旦出现黑天鹅事件,抵押品价值快速缩水,同时链上或中心化交易所的套利机制失效,就会引发死亡螺旋。USDe 和 LSD 资产虽然抵押品类型不同,但核心逻辑相似——它们都建立在“资产名义价值稳定”的假设上,而这一假设在市场剧烈波动时根本不成立。
另外,他提到中心化交易所(CEX)的封闭环境加剧了风险,这一点非常关键。CEX 内部的资产价格和链上价格往往存在偏差,而且用户无法自由套利,这使得内外价差无法快速收敛。一旦抵押品在链上开始贬值,CEX 内的高杠杆头寸就会迅速暴露风险,进而引发连环清算。
从提供的多篇相关文章来看,去中心化稳定币始终面临一个“不可能三角”:稳定性、去中心化、资本效率不可兼得。大多数项目试图通过不同方式平衡这三者,但 Mindao 所批评的正是那种为了追求资本效率和表面稳定而忽视底层波动性风险的设计。真正的去中心化稳定币应当更注重抗审查性和系统韧性,而非简单追求高抵押率或算法平衡。
长远来看,稳定币的发展方向可能会更倾向于混合模型——既保留部分中心化资产支撑的即时稳定性,又通过链上机制和去中心化治理增强抗审查能力。但无论如何,任何忽视底层资产波动性、依赖市场喂价和高抵押率的模型,都可能重蹈UST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