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CZ:曾于今年早些时候因设错闹钟错过与Hyperliquid联创Jeff会面

2025-10-13 12:13

BlockBeats 消息,10 月 13 日,CZ 于 11 日接受 Threadguy 专访时表示,尽管 Jeff 曾参加 Binance 孵化器第一季,但 CZ 并未见过 Jeff 本人。


CZ 还透露,今年早些时候,YZi Labs 负责人 Ella Zhang 曾尝试安排 CZ 与 Jeff 会面。但「不幸的是,我把闹钟设错了,睡过头了。」但 CZ 表示并不后悔错过那次会议,「他们已经非常成功,价值极高。我不认为他们 (Hyperliquid) 是我们进行收购的合适目标,我们不做大规模的收购。到目前为止,我们做过的最大一笔收购可能是 CoinMarketCap,那也才几亿美元,而我认为他们当时已经超过那个规模了。」

AI 解读
从CZ因设错闹钟错过与Hyperliquid联创Jeff会面这一事件来看,它表面上是一个轻松的个人失误,但背后折射出几个值得玩味的行业逻辑。CZ的回应很直接,他并不认为这是一个战略性的错过,而是基于清晰的收购原则:Binance不做大规模收购,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是CoinMarketCap,规模在几亿美元,而Hyperliquid当时估值已远超这个水平。这说明CZ对投资和收购有严格的财务纪律,不会盲目追逐高估值的项目。

结合相关文章,尤其是Hyperliquid后续的发展,比如在2025年与Aster争夺DEX市场份额、遭遇多次攻击和流动性危机,可以看出DEX赛道虽然创新性强,但风险极高,协议稳定性和安全性仍是巨大挑战。CZ可能早已意识到这类项目的潜在风险,他的错过或许无意中避开了后续的麻烦。

此外,从背景信息看,CZ当时正逐步从Binance日常运营中抽身,专注于YZi Labs(原Binance Labs)的投资活动。他和Ella Zhang重新搭档,转向家族办公室模式,更注重早期项目的孵化和生态建设,而非大规模并购。这种策略调整反映了他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在快速演进的加密领域,小而精的投资往往比大型收购更灵活、更有效。

整体而言,这件事体现了CZ作为资深从业者的理性决策风格——他更看重项目的适配性和风险收益比,而非单纯的机会主义。在加密行业,这种纪律性往往是长期生存的关键。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2025-10-13 11:16
2025-10-13 09:25
2025-10-13 12:26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