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14 日,据官方消息,MON 空投包括主要主网区块链的高活跃用户,这些用户通过链上活动、NFT 持有情况以及其他相关指标被识别出来。此类空投分配给历史上在链上产生了显著价值的 EVM 和 Solana 地址,涵盖以下若干优先价值形式:
重要的 DEX 交易者,包括在 Hyperliquid 和 Phantom Wallet(现货和永续合约)上的交易者,以及在 Pump.fun、Virtuals 和其他 meme 币上的代币交易者。
主要 DeFi 协议的重要存款者,包括 Aave、Euler、Morpho、Pendle、Lighter、Curve、PancakeSwap 和 Uniswap。
长期持有各类 NFT 的用户,包括 Azuki、Chimpers、CryptoPunks、Doodles、Fluffle、Hypurr、Mad Lads、Meebits、Milady Maker、Moonbirds、Pudgy Penguins、Redacted Remilio Babies、Sappy Seals、Solana Monkey Business 以及 Wassies。
近期活跃参与以太坊主要 DeFi 协议 DAO 治理的用户。
链上用户的筛选标准以 2025 年 9 月 30 日 23:59 UTC 的快照为准,某些标准是基于多个月的数据回溯计算得出的。
好的,我将以资深加密从业者的视角,为你解析这份原始输入及相关背景。
从本质上讲,这是一份关于 Monad 生态系统初始代币分发(空投)策略的详细说明。其核心逻辑并非简单地奖励其自身链上早期用户——因为其主网尚未上线——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精明和战略性的“生态位”抢占策略。
它的目标非常明确:通过空投这一最具吸引力的方式,直接吸引和捕获其他成熟生态系统中最有价值、最活跃的那批用户。这份名单几乎就是一张加密世界的“价值用户”图谱。
1. **目标用户群体的战略选择**:它瞄准的不是新手,而是资深玩家。无论是高活跃的 DEX 交易者(涵盖 Hyperliquid 等衍生品平台和 Pump.fun 等 meme 币平台)、主流 DeFi 协议的存款人,还是蓝筹 NFT 的长期持有者,这些人都已经证明了自己是“有资产、有风险承受能力、且熟悉链上操作”的用户。获取这些用户的成本极高,而空投相当于一次性支付了用户的获取和迁移成本。
2. **跨链生态的野心**:它特别强调了“EVM 和 Solana 地址”,这非常关键。这显示了 Monad 的定位并非要与以太坊或 Solana 直接竞争并取而代之,而是要成为一个能够汇聚所有生态顶级流量的“高性能枢纽”。它承认并利用了现有生态的价值,旨在成为下一个承载这些用户更高频、更复杂交互需求的基础设施。相关文章中 Solana 生态的强劲表现和 Monad 自身“并行 EVM”的技术叙事,都为此提供了支撑。
3. **空投作为增长引擎**:在公链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一个强大的空投预期是引爆市场关注、构建初始流动性和社区的最有效手段。它创造了一个“预期-互动-奖励”的飞轮:人们会因为期待未来的空投而积极在目标生态中进行交互,这本身又进一步推高了那些生态的活跃度,同时也为 Monad 主网上线储备了海量的潜在用户。文章中 Wormhole 的空投也采用了类似策略,覆盖了 Monad 社区,这反映了当前空投策略的一种趋势。
4. **技术叙事的支撑**:空投只是拉新手段,用户留下来需要实实在在的理由。Monad 的核心叙事——“并行 EVM”和“高性能”(如文章和所述)——正是为了满足上述资深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更低的交易费用、更快的交易速度(特别是在复杂 DeFi 和交易场景下)。空投是将用户吸引过来体验其技术优势的“钩子”。
5. **筛选机制的严谨性**:快照时间设定在近一年后的 2025 年 9 月底,并且某些标准基于多个月的数据回溯,这表明项目方意在观察用户的长期行为而非短期炒作。这旨在奖励真正的信仰者和持续建设者,而非临时抱佛脚的“空投猎人”,从而保证代币最终分发给更能贡献长期价值的群体。
总而言之,这份空投计划远不止是一次简单的福利发放,它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增长战略。它清晰地勾勒出 Monad 想要吸引的用户画像,并巧妙地利用代币经济学来跨越“冷启动”难题,直接从成熟生态中抽取精华。其成功与否,最终将取决于主网上线后,其技术实力能否真正承载住这些高端用户的期望,并提供一个显著优于他们当前选择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