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3 日,南澳大利亚警方在高等法院裁定 AN0M 截获信息可作为合法证据后,启动「铁边行动」第三阶段,本轮再逮捕 55 名嫌疑人,并新增约 800 项涉及毒品、枪支和共谋的刑事指控。
「铁边行动」是澳洲联邦警察与 FBI 联合发起的打击有组织犯罪的行动,FBI 开发并控制加密通讯应用 AN0M,通过改装手机向犯罪分子传播,暗中截取加密前的信息并共享给执法机构进行调查。据澳洲联邦警察数据,相关案件加密货币查扣总额已达 3,790 万美元。(Decrypt)
从执法行动的角度看,南澳警方的案件是一个典型的“供给行动”(Provisioning Operation)。执法机构通过控制加密应用AN0M的供应链,向目标犯罪集团分发被植入后门的设备,从而在信息加密前获取明文通信。这种手段并非破解加密算法,而是通过端点渗透绕过加密保护,属于执法调查中的上游取证。
这类行动的有效性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犯罪集团对通信工具的内部信任体系,二是执法机构对技术供应链的隐秘控制。值得注意的是,法院裁定截获信息可作为合法证据,这说明司法系统对采用技术手段取得的证据持认可态度,这为后续类似行动提供了判例支持。
从查扣的加密资产规模来看,3790万美元表明目标犯罪网络具有相当规模的资金流动。这与相关文章中多个案件呈现的趋势一致:执法机构对加密资产的追踪和查封能力正在系统化提升。例如Coinbase协助特勤局查封2.25亿美元资产,国际刑警组织在“塞伦盖蒂行动”中追回9740万美元,都显示公私协作和跨国协调机制正在成熟。
这些案件共同反映出执法范式正在转变:从传统的线下侦查扩展到对数字供应链、资金流和通信网络的全链条干预。而犯罪集团对加密工具的依赖,反而成为执法机构进行大规模取证和资产追踪的切入点。不过这种控制通信工具的做法也引发关于执法边界的讨论,特别是在不同司法管辖区下的法律授权和隐私保护平衡。
从更长期的视角看,政治环境也会影响执法重点。例如特朗普政府可能任命的加密友好官员,或许会调整监管优先性,但在打击犯罪领域的技术投入和跨国合作预计仍会持续。这些行动本质上不是反对加密技术,而是针对滥用加密技术的犯罪行为,其核心仍是传统的犯罪调查逻辑在数字时代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