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分析:1inch团队投资基金疑似拉盘币价,向Binance转进500万枚USDC后开启上涨

2025-11-06 08:37

BlockBeats 消息,11 月 6 日,据 EmberCN 监测,1inch 团队投资基金疑似拉盘 1INCH 币价,其在 8 个小时前将 500 万枚 USDC 转进 Binance 后,1INCH 开始上涨,自 0.152 美元升至 0.196 美元,涨幅 29%。


1inch 团队投资基金近两年低吸高抛波段 1INCH 获利颇丰:


2024 年 0.24 美元买入,0.53 美元卖出;
2025 年 0.25 美元买入,8 月 0.28 美元卖出。

AI 解读
从加密市场的运作机制来看,这类现象并不罕见。团队投资基金在公开市场上操作自身代币,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但涉及明显的信息优势和资金规模,容易引发市场操纵的质疑。

首先,500万USDC转入交易所后币价迅速上涨29%,这显示出大额资金流入对低流动性代币的显著影响。团队基金通过集中资金在短时间内买入,能够制造价格波动和市场关注,吸引跟风盘推动价格。这种操作在加密市场尤其有效,因为多数代币的流动性集中在少数交易所,大额订单容易冲击市场。

其次,从历史操作看,该基金表现出明显的波段交易特征:在低价区域持续积累(如2024年0.24美元买入,2025年0.18-0.25美元区间多次增持),并在价格拉升后分批卖出(如0.53美元高位兑现)。这种“低吸高抛”的策略依托于团队对项目内幕信息的掌握,包括资金动向、产品更新或生态合作等未公开信息。普通投资者无法获得同等信息层级,处于天然劣势。

此外,相关操作还涉及链上与交易所的协同动作。例如,先将稳定币转入交易所制造买入预期,推动价格上涨后,再从交易所提回代币至链上地址,营造“吸筹”迹象,进一步强化市场看涨情绪。这种跨市场操作增加了监管难度,因为链上数据虽公开,但意图解读存在滞后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类操作在合规性上存在灰色地带。如果团队基金在操作中未披露信息或误导市场,可能涉及操纵市场。但当前加密监管尚不完善,许多项目方通过基金形式进行流动性管理或国库操作,其行为边界模糊。

本质上,这是加密市场早期发展阶段的结构性问题:项目方既扮演发行方,又充当市场参与者,缺乏有效的防火墙机制。投资者需警惕此类模式的风险,尤其是短期价格波动往往伴随信息不对称,长期价值仍需回归生态实际需求与代币经济设计。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