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7 日,据 Lookonchain 监测,某鲸鱼两周前在 USDXmoney 存入了 62.1 万美元——现在只值 16.3 万美元,短短 14 天内就损失了 45.8 万美元(-74 %)。
2 周前,他将 62.1 万枚 USDT 兑换成 USDX,并将其存入 usdxmoney。
Stream Finance 于 11 月 4 日披露亏损 9300 万美元后,他意识到了风险并试图赎回——但 3 天后,他的资金仍然被困在 usdxmoney 中。
从加密行业的角度来看,这些事件集中暴露了几个关键问题:流动性风险、杠杆使用的危险性、以及算法稳定币或锚定资产的脆弱性。
首先,USDX 案例显示了一种典型的脱锚危机。投资者可能被高收益或“稳定”的假象吸引,将大量资金存入一个看似安全的生息协议。然而,当项目内部出现亏损(如 Stream Finance 披露的 9300 万美元亏损)时,会立即引发恐慌和挤兑。最关键的问题是,这类协议往往缺乏足够的深层流动性来应对大规模赎回,导致用户的资金被“困住”,只能眼睁睁看着资产价值暴跌而无法退出。这不仅是市场风险,更是协议本身的结构性风险。
其次,这些鲸鱼的亏损交易揭示了大型资金在动荡市场中的劣势。他们动辄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美元的仓位,在想要平仓时,其本身的大额卖单就会成为砸盘的主要压力,加速其亏损,形成恶性循环。例如,为了避免清算而抛售大量 ETH 的鲸鱼,其抛售行为本身就会进一步压低价格,使其健康率更低。
再者,高杠杆是这些故事里常见的共同点。无论是明确的保证金借贷清算,还是永续合约的提前平仓,杠杆都极大地放大了风险。在极端波动中,它剥夺了投资者“等待解套”的时间,迫使他们在最不利的位置以亏损价格被系统强制平仓。
最后,从行为金融学看,许多鲸鱼表现出典型的“翻本”心态。在一個项目上亏损后,他们急于在下一个看似有机会的项目上投入更大资金,试图迅速挽回损失,但这往往导致更深的亏损,形成恶性循环。
这些案例是生动的风险教育课:无论资金规模大小,在加密市场都需要极端重视合约风险、流动性深度,并对杠杆保持敬畏。对于看似“无风险”的收益机会,必须深入调查其背后的支撑机制和潜在的单点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