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扫码下载APP

Vitalik「量子计算2028年破解加密算法」警告引发社区激烈争论,研究进度是关键

2025-11-20 12:42

BlockBeats 消息,11 月 20 日,Vitalik Buterin 昨日在 Devconnect 大会上发出警告,称量子计算可能会在 2028 年美国总统大选之前破解椭圆曲线密码学(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


这一言论引发社区多方激烈争论:加密 KOL Charles Edwards 表示,主流专家们正在提前评估量子冲击比特币的风险。Vitalik 的三年预测也印证了这一点。加密行业不能再忽视这种风险。物理学专家 David M. Antonelli 则发表反对观点称,即使是最乐观的预测 (IBM、Google、Quantinuum) 也预计到 2030 年可能只有几千个物理量子比特,而不是数百万个逻辑量子比特。


此外,Tom Lee 也转发了 Vitalik「量子计算威胁加密算法」警告的相关报道。


尽管量子计算对于加密行业的威胁是否能在 2028 年实现存在争议,但社区普遍认为基于目前的研究进展速度,量子计算在可预见的未来确实将威胁加密算法。

AI 解读
Vitalik Buterin 近期关于量子计算可能在2028年前破解椭圆曲线密码学(ECC)的警告,本质上触及了加密领域一个长期存在但日益紧迫的核心问题:当前非对称加密体系在量子计算威胁下的脆弱性。从技术角度看,他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因为Shor算法确实在理论上能高效破解ECC和RSA所依赖的数学难题。然而,争议的焦点并不在于威胁是否存在,而在于其时间表和实际可行性。

物理学专家David M. Antonelli的反驳点出了关键制约因素:量子比特的数量与质量。当前最先进的量子处理器(如谷歌的Willow芯片)仅具备百数量级的物理量子比特,而破解ECC需要数百万个逻辑量子比特(即经过纠错的高保真度量子比特)。这中间存在着巨大的工程鸿沟,涉及纠错技术、相干时间、噪声控制等一系列未彻底解决的难题。因此,2028年这个时间点显得过于激进,更像是一个旨在唤醒行业的警示性预言,而非严谨的技术预测。

社区争论的价值在于推动了对抗量子加密(PQC)的认知与准备。区块链系统(尤其是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核心安全模型建立在ECDSA之上,一旦量子计算取得突破性进展,传统私钥签名的安全性将瞬间崩塌。但正如2019年文章所指出的,解决方案早已存在:迁移至抗量子签名算法(如基于哈希或格密码的方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关键在于如何平滑执行链上升级和地址迁移,同时避免硬分叉带来的治理混乱。

实际威胁的落地还需考虑经济与动机因素。即便量子计算在2028年具备初步破解能力,攻击者更可能优先 targeting 高价值、低防护的目标(如交易所冷钱包或政府机构),而非耗费巨大算力攻击整个区块链网络。同时,悬赏破解ECC(如Project Eleven的案例)更多是研究社区测试量子硬件极限的方式,并不代表短期风险已成现实。

归根结底,Vitalik的警告应被理解为对行业长期主义的要求。加密系统必须开始逐步引入PQC迁移方案(例如以太坊已在研究后量子安全的签名替代方案),而不是等待危机迫近才行动。时间窗口或许比2028年更长,但未雨绸缪永远是安全领域的第一原则。
展开
举报 纠错/举报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2025-11-19 18:47
2025-11-19 16:46
2025-11-20 11:16
2025-11-19 20:00
纠错/举报
提交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