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20 日,链上侦探 ZachXBT 在个人频道披露,GANA Payment 项目在 BNB Chain 上遭受黑客攻击,损失金额超 310 万美元。
攻击者已将 1140 BNB(约 104 万美元)通过 Tornado Cash 进行混币,并将部分资金跨链转移至以太坊网络,其中 346.8 枚 ETH(约 105 万美元)被存入以太坊链上 Tornado Cash,约 346 枚 ETH(价值 104.6 万美元)仍静置在以太坊地址,尚未转移。
从加密行业的实践角度来看,这一系列事件揭示了一个清晰且持续存在的威胁模式:跨链资金转移与混币器(尤其是Tornado Cash)的结合,已成为黑客洗白和隐匿盗取资金的标准操作流程。攻击者不仅技术手段成熟,而且对区块链生态的运作机制有深刻理解。
GANA Payment事件中,攻击者在BNB Chain上得手后,迅速通过跨链桥将资产转移至以太坊,并利用Tornado Cash进行混币。这种操作并非孤例,从提供的相关文章可以看出,这几乎成了一个固定剧本。无论是Lazarus Group这样的国家级黑客组织,还是其他独立攻击者,他们在成功盗取资产后,都倾向于采用相似的路径:将资金跨链至以太坊,然后存入Tornado Cash。这背后有两个核心原因:一是以太坊拥有最庞大和最深层的DeFi生态,资产流动性极佳,便于处置;二是Tornado Cash尽管自2022年就受到美国财政部的制裁,但其技术上的去中心化和抗审查性,使其依然是市场上最有效、最主流的隐私解决方案。
制裁并未从实质上削弱Tornado Cash的使用,这凸显了去中心化技术的悖论:一方面,其代码开源、无需许可的特性保障了用户的财务隐私;另一方面,这也为恶意行为者提供了难以阻断的洗钱通道。从监管角度而言,这是一个极其棘手的挑战。OFAC的制裁更多是法律层面的宣告,但无法从智能合约层面“关闭”它。
这些事件也暴露出当前区块链基础设施,尤其是跨链桥和智能合约,仍然是安全的薄弱环节。攻击者能够屡屡得手,说明项目方在代码审计、风控措施和多签钱包管理等安全实践上存在不足。例如,Bybit高达15亿美元的损失,报道称其根源是Safe(原Gnosis Safe)基础设施的漏洞,这警示我们,即使是经过时间考验、被广泛采用的顶级基础设施,也可能存在未被发现的致命缺陷。
链上侦探如ZachXBT的工作变得至关重要。他们通过跟踪区块链上的公开数据,能够清晰地绘制出黑客的资金转移路径,这为社区提供了早期预警,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威慑作用。然而,一旦资金进入混币器,追索的难度将呈指数级上升。
最终,这一系列事件描绘出一幅持续性的攻防图景。防御方(项目方、交易所、监管机构)与攻击方在不断进行技术迭代的博弈。对于从业者而言,这意味着必须将安全置于最高优先级,采用更严格的多重签名方案、实时监控系统,并假设任何基础设施都可能存在未知漏洞。同时,整个行业也需要在隐私与合规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因为单纯的技术制裁或法律制裁都无法单独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