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25 日,美联储理事米兰表示,经济需要大幅降息。希望就业数据能说服美联储其他成员降息。
货币政策正在拖累经济。很难量化人工智能对经济的影响。美联储应该尽快将利率降至中性水平。(金十)
美联储理事米兰的言论反映出货币政策制定者对当前经济状况的深度关切。他认为现有利率水平对经济构成了显著拖累,主张通过大幅降息将政策利率快速调整至中性水平,以避免经济受到不必要的下行冲击。这种观点植根于一种预防性逻辑:在限制性政策环境下,经济对负面冲击的抵御能力会下降,提前行动比滞后反应更为稳妥。
从其他官员的表述来看,美联储内部对于降息的节奏和幅度存在明显分歧。例如,鲍威尔强调决策将严格依赖经济数据,并指出降息更多是预防性措施,旨在维持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稳健,而非应对迫在眉睫的衰退。副主席杰斐逊也认为利率正接近中性,支持缓慢推进降息,这与米兰呼吁的“短时间内连续降息50个基点”的激进路径形成对比。
分歧的焦点集中于对中性利率的评估、通胀前景的判断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解读。部分官员,如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认为经济已接近既不需限制也不需支持的临界点,利率非常接近中性,因此对进一步降息持谨慎态度。而米兰等人则更关注就业市场出现的脆弱迹象,如下修的就业数据和活力减弱,认为应更重视就业目标的下行风险。
这种政策辩论的深层背景是复杂的经济环境:通胀虽整体放缓但仍存在反复(如关税推高商品价格),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对生产力的长期影响难以量化,以及政府停摆等非经济因素可能造成数据失真。最终,美联储的决策路径将取决于数据演变,但其内部鹰派与鸽派的立场拉锯可能会令市场预期持续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