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去中心化衍生性商品交易平台 Hyperliquid 上演了一場引人注目的穩定幣爭奪戰,9 月 5 日,Hyperliuquid 官方宣布將即將開放「USDH」的 Ticker 的拍賣,這是一個為 Hyperliuquid 生態服務的原生穩定幣,該提案截止日期為 9 月 10 日 10:Agx、Fax、J3 月 10 日Native Markets 等多個機構已經提交方案,競相爭取成為 Hyperliquid 鏈上原生穩定幣 USDH 的發行方。
本次參與者不僅涵蓋老牌合規機構和新興 DeFi 項目,還不乏知名投資機構背景的團隊。之所以引發如此高規格的爭奪,源於 Hyperliquid 作為新興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的迅猛崛起,其永續合約月度交易量接近 4,000 億美元,8 月單月手續費收入高達 1.06 億美元,佔據去中心化永續市場約 70% 的份額。
而目前 Hyperliquid 鏈上沉澱的美元流動性主要依賴 USDC 等外部穩定幣,流通規模一度達到約 57 億美元,約佔 USDC 總發行量的 7.8%。而 Hyperliquid 團隊這項做法意味著將每年利息收益就可能高達數億美元的權益直接下放給社區。
因此,誰能獲得 USDH 的發行權,不僅意味著巨大的市場份額,更關係到對這一巨額潛在收益的主導權。多個重量級玩家同台競技,使得這場競標戰從一開始就充滿火藥味,而這穩定幣發行所有權的鏈上投票將在 9 月 14 日 10 點到 11 點(UTC)這一小時內決定。
Hyperliquid 這次穩定幣競標大戰的背後,是平台穩定幣戰略思路的重大轉變。今年年中,Hyperliquid 團隊曾考慮自行發行原生美元穩定幣,為此預留了「USDH」這一 ticker,暫時禁止他人透過鏈上網域拍賣機制註冊該代號。
Hyperliquid 獨有的 Ticker 拍賣系統允許任何人競標註冊新資產符號,但 USDH 作為潛在平台專屬穩定幣最初被官方保留未開放,社區一度以為官方將直接推出 USDH 穩定幣。
然而在審慎權衡後,團隊選擇將 USDH 發行權「下放」給生態,透過引入多方競標方案並交由社群投票決定歸屬。先前一些事件風波讓社群質疑 Hyperliquid 過於中心化,而這次的決定被視為 Hyperliquid 生態治理走向社區開放共贏的重要信號,官方放棄了獨佔穩定幣發行收益的機會,轉而以競標方式讓出這塊蛋糕給最能讓利社區的競標標方,多穩定幣的運營模式也將為 Hyperliquid 帶來更寬的管道。
這種轉變背後有著清晰的動機和背景。一方面,利率環境的變化使穩定幣儲備金利息成為一塊不容忽視的收益來源,以目前約 4%-5% 的無風險利率估算,Hyperliquid 鏈上近 60 億美元穩定幣存款每年可產生高達 2 億美元以上的利息收入。以往這些收益大部分流向了 USDC 等中心化發行方,Hyperliquid 生態並未直接受益。隨著平台規模壯大,這種「替他人做嫁衣」的局面愈發難以忽視。
另一方面,過度依賴 USDC 也帶來集中過度和合規風險。 Hyperliquid 希望引入一個平台原生穩定幣來提升自主性,將利息收益和鑄幣稅收益納入本鏈體系,從而強化 HYPE 代幣價值支撐和生態造血功能。
因此,當團隊決定開放 USDH 競標時,也設定了明確的價值取向「Hyperliquid-first, Hyperliquid-aligned」,優先考慮能將大部分收益回饋社區、增強 Hyperliquid 代幣價值的方案。值得注意的是,Hyperliquid 基金會目前持有大量 HYPE 權益,官方承諾不會動用這部分投票權,最終將遵從社群投票結果。
但團隊創辦人 Jeff Yan 作為核心人物對風向的影響依舊不容忽視,社群普遍認為官方傾向選擇「利潤大頭歸社群」的方案。這種特殊的決策機制在某種程度上保證了競標結果符合 Hyperliquid 長遠利益,也為競標者設定了暗標,誰能讓渡最多收益給 Hyperliquid 生態,誰勝算就越大。
圍繞 USDH 發行權的競逐者各顯神通,紛紛祭出吸引 Hyperliquid 社群的籌碼。 Paxos、Frax、Agora、Native Markets 先後提交了詳細提案,另有 Ethena 等項目躍躍欲試。儘管背景各異,這些方案均不約而同地突顯一個主題,利益綁定與生態讓利。
老牌合規穩定幣機構 Paxos(曾發行 USDP 和 PayPal USD)率先提交。 Paxos 承諾將 USDH 打造為「Hyperliquid 首發」的合規美元穩定幣,完全符合美國《穩定幣創新法案(GENIUS)》和歐盟 MiCA 法規標準。技術上,USDH 將由 Paxos Labs 部門經營,在 Hyperliquid 的兩條鏈(HyperEVM 和 HyperCore)上原生發行。
在利潤分配上,Paxos 提出一個亮眼承諾,把 USDH 儲備產生利息的 95% 拿出來,用於在二級市場回購 HYPE 代幣,再分配給生態者和生態用戶。
據測算,若 USDH 全面取代 Hyperliquid 上現有的約 57 億 USDC 存量,這一機制每年將為 HYPE 帶來近 1.9 億美元的回購買盤。
此外,Paxos 將發揮其深厚的傳統金融網絡資源:在其服務的 PayPal、Venmo、MercadoLibre、Nubank、Interactive Brokers 等數十家金融機構中推動整合 HYPE 資產,提升 Hyperliquid 生態的主流觸達面。 Paxos 也承諾提供 USDC 與 USDH 的免費一鍵轉換通道,平滑使用者遷移體驗。
總體而言,Paxos 方案以合規可信為基礎,輔以巨額回購和廣闊渠道資源,被評價為“誠意十足”,既照顧法律合規和初期流動性接入,又直接為 HYPE 賦能,甚至打通法幣和傳統金融合作。
去中心化美元穩定幣協議 Frax Finance 也火速跟進提交了方案。 Frax 的提案主打「極致讓利」和鏈上治理,承諾將 USDH 的底層收益 100% 返還給 Hyperliquid 社群。
具體實現上,USDH 將 1:1 錨定 Frax 現有穩定幣 frxUSD 作為儲備資產,而 frxUSD 背後由黑石集團的收益支持金等收益。 Frax 提議將持有這些債券所得利息全部用於獎勵 HYPE 持有者。同時,Frax 支援用戶在 USDT、USDC、frxUSD 及法幣間自由兌換 USDH,便利性不遜於中心化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Frax 方案強調由 HYPE 治理 USDH 的流動性和分配,而非由 Frax 本身主導,從而避免利益衝突。相較於 Paxos,Frax 給出的條件更誘人,他們選擇不抽成、不索取代幣或收入分成,並將透過 FraxNet 帳戶層,100% 的底層國債收益將以鏈上程序化的方式分發給 Hyperliquid 用戶,當前 55 億美元穩定幣存款、以 4% 年幣化的方式分發給 Hyperliquid 用戶,當前 55 億美元穩定幣存款、以 4% 年貨幣化的方式將
但缺點在於,Frax 在儲備管理的傳統信譽、合規牌照以及金融機構網絡方面略遜一籌。換言之,Frax 體現了激進的 DeFi 本位,讓利最大化給社區,但缺少 Paxos 那樣的強監管背書和傳統行業加持。
新興穩定幣基礎建設公司 Agora(創辦人 Nick van Eck 擁有華爾街資管背景)也加入戰局。 Agora 在 7 月剛完成由 Paradigm 領投的 5,000 萬美元融資,首款穩定幣 AUSD 市值約 1.3 億美元。
其提案特色在於引入「穩定幣發行聯盟」的概念,由 Agora 提供鏈上發行技術,Rain 公司提供合規法幣出入金方案,跨鏈通訊協議 LayerZero 保證 USDH 的多鏈互通。
而 Moonpay 的總裁也在幾個小時前宣布加入聯盟,也許是為了回應社區領袖mlm在 Agfly 合夥人發布的言論也將特別偏聯創 Matt Huang 迴避這次投票(Paradigm 同時是 Stripe、Tempo、MoonPay 和 Agora Finance 的投資者)。
在收益分配上,Agora 承諾將 USDH 儲備利收益 100% 分享給 Hyperliquid 生態援助,方式可以是 HYPE 回購基金等多種形式註入社區。
同時 Agora 強調自身的「中立」定位,專注服務 Hyperliquid,不會將 USDH 用於連接其他支付網路、經紀業務或跨鏈發行,不做任何與 Hyperliquid 生態競爭或利益衝突的事。這一點被視為針對 Paxos 的回應,暗示 Paxos 等大型發行方在多鏈多機構佈局,可能存在利益分配不純粹的問題。
不過社群評論認為,Agora 雖然理念貼近 Hyperliquid 利益,但其提案中關於利息再分配和生態協同的細節透明度不及前兩家,能帶來的外部增量資源也相對有限。簡言之,Agora 提供了一個「由 Hyperliquid 主導的客製化穩定幣」思路,但在規模和資源上暫不具備 Paxos 那樣的影響力。
Native Markets 的提案是由此前牽頭促成 Hyperliuquid DAT 上市公司 Hyperion 的社區領袖 Max 提出的,同時他也是所有提案中引發最多社區成員討論的提案中引發最多的社區成員。
團隊由前 Uniswap Labs 總裁兼營運主管 Mary-Catherine Lader 和 建造者 Anish Agnihotri 等人牽頭。 Native Markets 也承諾 USDH 符合美國 GENIUS 監管標準,並繼承團隊的發行方 Bridge 的全球合規資格與法幣通道能力。
Bridge 公司去年已被支付巨頭 Stripe 收購,Native 計劃借助 Bridge 完成穩定幣法幣管道對接。然而這也帶來潛在衝突,Stripe 近期聯手 Paradigm 開發自有穩定幣鏈 Tempo,Bridge 捲入其中可能意味著利益膠著,而這一點也受到 Agora 聯盟的打擊。
Native 方案在收益共享上表示將把儲備利息利潤注入 Hyperliquid 的社區援助基金,與 Agora 類似主打生態回饋。整體來看,Native Markets 作為名氣最小的競標方,其優勢在於團隊深耕 Hyperliquid 鏈,對本地生態理解深入,但無論品牌號召力還是能為 Hyperliquid 帶來的外部合作機會都相對有限。
此外,Ethena Labs 等計畫也被傳可能參與競標。 Ethena 是去中心化衍生型穩定幣的新銳,其創始團隊聲稱早在秋季就向 Hyperliquid 遞交了 USDH 提案,但遲遲未獲回應。
其推特的“Intern”在競標消息公佈後,Ethena 官推甚至發帖用艾米納姆的 STAN 的 Meme 式推文“喊話”Hyperliquid 創始人 Jeff,抱怨自己提交的方案似乎石沈兒(Stan 歌曲大意是艾米納姆的一位粉絲沒有長時間選擇因為最後妻子的自殺。
這段小插曲從側面反映出 Hyperliquid 最初對競標方的篩選有所保留,也讓社區好奇 Ethena 作為利用 LSD 和永續對沖構建非美元儲備穩定幣的平台,若加入將提出何種不同路徑。
面對穩定幣 2.0 時代即將來臨
面對幾套頗具吸引力的方案, HYPE 價值的提案。許多持幣者對 Paxos 和 Frax 的方案反應積極,認為兩者都契合了「利益大頭給社區」的導向。
其中,Paxos 則憑藉合規信譽和龐大資源獲得另一派支持者青睞,儘管只承諾 95% 利息讓利,但其以回購 HYPE 的方式間接賦能,可能帶來更持續的代幣需求支撐,同時 Paxos 渠道預計將為 Hyperliqui渠道引入傳統金融需求增量用戶。但同時也有人指出,Paxos 方案中將回購收益「再分配」給生態夥伴的執行細節存在不確定性,擔心實際到社區手中的利益會打折扣。
而 Frax 直接將全部收益回饋用戶的做法被視為「去信任、零抽成」的極致範例,在鏈上透過 HYPE 治理分配收益,透明且高效。相較之下,Frax 模式下收益直接由合約發放給 HYPE 質押者,可操作空間更小,更令 Crypto native 的社區信任,不少人更喜歡 Frax 這種能在鏈上直接分配給用戶的模式。
這次競標大戰也讓更廣大的產業參與者紛紛表態。而 USDC 的發行商 Circle 的 CEO Jeremy Allaire 則首當其衝的,他在 X 平台發聲,歡迎競爭並表示「不要輕信炒作,Circle 也將大舉進入 HYPE 生態」。
這次 USDH 的拍賣受影響最大的可能是 Circle,這也逼得 Circle 開始推行一些有利於 Hyperliquid 的方案,他們首先提出的計劃就是直接在 Hyperliqui 開始推行一些有利於 Hyperliquid 的方案,他們首先提出的計劃就是直接在 Hyperliqui 上。
一些分析師認為,如果 USDH 新的發行方成功崛起,Hyperliquid 上 USDC 的獨佔地位將被打破,這對市場份額下滑的 USDC 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不過,對於 Hyperliquid 社群而言,更關心的是最終方案能否兌現對 HYPE 持有者的利益承諾,以及平台能否因此擺脫對中心化穩定幣的過度依賴,實現真正的價值內循環。
隨著投票臨近,USDH 發行權歸屬即將見分曉。這場競爭已經不僅是幾家機構的博弈,更是檢驗當前加密市場穩定幣模式演進的一顆試金石。無論最終花落誰家,可以確定的是穩定幣發行正在從少數幾家獨大的局面,走向各大交易平台和生態系統群雄逐鹿的新階段。
近期包括 Circle 推出的新鏈 Arc、Stripe 與 Paradigm 合作的 Tempo 鏈、去中心化穩定幣如 Ethena 的 Converge、Metamask 的 mUSD 等項目相繼浮出水面,穩定幣賽道熱度之高前所未有,創新模式層出不窮。
在 Hyperliquid 的案例中,我們看到穩定幣發行方不惜讓渡幾乎全部收益來換取場景分發,這在過去難以想像。可以預見,一旦 USDH 成功上線並驗證了「收益返還社區、價值反哺生態」的正循環,其他交易平台或公鏈可能紛紛效仿,掀起行業穩定幣策略的重大變革,也許“穩定幣 2.0 時代”就此拉開帷幕了。
歡迎加入律動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訂閱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帳號: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