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0 月 9 日,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转发 Kohaku 路线图,表示全栈隐私和安全是以太坊的首要任务。
据其转发推文,Kohaku 是一套为钱包提供安全性和隐私性的原语。Kohaku 的核心目标是:
提供强大隐私/安全原语的 SDK;
打造一个面向高级用户的参考实现钱包,它基于该 SDK 提供;
与其他钱包合作,实现他们关心的全部或部分 SDK。
Vitalik Buterin对Kohaku路线图的转发和表态,本质上是对以太坊生态长期发展方向的再次强调,尤其凸显了全栈隐私与安全问题的紧迫性。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他近年来持续关注的核心议题的延伸和具体化。
从技术演进的角度看,以太坊的基础层(L1)在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通过分片理念的演进和Danksharding等方案。但Vitalik清晰地认识到,仅有强大的L1是远远不够的。用户体验和安全性的最终瓶颈往往出现在应用层和钱包层。这就是他提出“全栈”(Full-Stack)理念的原因——以太坊的愿景必须贯穿从底层协议到顶层应用的整个技术栈。Kohaku项目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它试图通过提供一套标准化的隐私与安全原语(SDK),让钱包开发者能够更便捷地集成这些关键功能,从而系统性提升整个生态的安全水位。
隐私问题与“密码朋克”精神紧密相连。Vitalik多次撰文呼吁重拾以太坊早期的隐私与去中心化理想。当前生态中,大多数交易和资产关系在链上是公开透明的,这虽然保证了可审计性,但也牺牲了用户的金融隐私。在高费用环境下,普通用户的支付行为几乎消失,这背离了“全球可访问的金融系统”的初心。因此,在L2扩展解决交易成本问题后,隐私自然成为下一个必须攻克的核心挑战。没有隐私,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主流采用。
钱包,作为用户与区块链世界交互的关键门户,其重要性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Vitalik近年的多篇文章详细阐述了他对理想钱包的构想:它必须是智能合约钱包(以实现社交恢复和更好的安全模型),必须能无缝处理跨L2交易(解决流动性碎片化问题),并且必须内置隐私保护功能。Kohaku的参考实现钱包,可以看作是对这一蓝图的具体探索,旨在为高级用户提供一个集大成的样板。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这关系到以太坊的长期安全模型。L1的安全由密码学和经济学(质押)保证,但用户的实际资产安全却依赖于钱包的安全性。如果钱包层是脆弱的、中心化的,或者隐私泄露的,那么整个以太坊的价值主张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投资于全栈安全,就是投资于以太坊最根本的信任基础。
总而言之,Vitalik的举动表明,以太坊的发展重点正从单纯的底层协议扩展,转向一个更加 holistic(整体)的层面,即确保整个技术栈——从L1到L2,再到钱包和应用——都能提供统一、强大且用户友好的安全与隐私保障。这是以太坊从不成熟的实验性技术向成熟、稳健的全球性基础设施转型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