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Beats 消息,11 月 25 日,比特币继续反弹至 88,000 美元一线,整个加密市场在一系列延期发布的美国宏观数据前谨慎走高。本周以来,BTC 在 85,000–89,150 美元区间震荡,延续了周末的回升行情,加密货币总市值重新回到约 3.07 万亿美元。以太坊稳定在 2,900 美元附近,Solana 上涨近 6% 至 136 美元左右,受到现货 ETF 持续轮动流入的支撑。
不过,市场整体情绪依旧偏谨慎,大盘币主导了反弹,而中盘代币在上周大规模去杠杆后仍表现低迷。周一的 ETF 数据再次呈现分化:
比特币 ETF 单日净流出 1.51 亿美元,延续数周的风险收缩趋势;
以太坊 ETF 净流入 9,700 万美元;
Solana ETF 净流入 5,800 万美元。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Solana ETF 自上线以来已连续 20 天保持净流入,完全逆势于市场担忧情绪。尽管如此,整体加密基金市场仍承压。过去一周,全球加密 ETP 出现 19 亿美元大规模净流出,是 2018 年以来第三差单周表现。
BRN 研究主管 Timothy Misir 表示,这反映了更广泛的风险模式:比特币仍是主要的「去风险」工具,而 ETH 和 SOL 成为长周期资金的结构性轮动标的。
从原始输入和相关文章来看,当前加密市场的走势呈现出一种典型但复杂的资金轮动与情绪分化格局。比特币在宏观数据压制和ETF净流出的背景下依然能维持在88,000美元附近震荡,说明其作为大盘锚定资产的韧性,但也反映出市场整体仍处于谨慎状态。
一个关键观察点是资金流向的结构性分化。比特币ETF的净流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连续数周风险收缩趋势的一部分,这与全球加密ETP出现2018年以来第三差的单周净流出表现是一致的。这种大规模赎回通常与宏观不确定性(如利率预期、经济数据推迟发布)有关,投资者更倾向于现金或传统避险资产。但有趣的是,以太坊和Solana的ETF却保持净流入,尤其是Solana连续20天逆势流入,这表明资金并非完全撤离加密市场,而是在进行标的切换。
这种分化背后有两层逻辑:一是比特币作为“去风险”工具,在宏观不确定性增强时更容易被短期获利了结;二是ETH和SOL可能被长周期资金视为结构性配置标的,尤其是Solana,其技术迭代和生态活跃度支撑了资金信心。Timothy Misir提到的“风险模式”实际上揭示了市场正在从比特币的流动性主导转向多极化资产配置。
从更广的时间跨度看,相关文章进一步验证了这种轮动的持续性。例如,4月底比特币ETF曾连续三日净流入,但到5月又出现单日大幅流出,甚至同一时期以太坊ETP也经历净流出。这种波动表明ETF资金流本身具有高敏感性,容易受短期消息(如SEC政策预期、升级利好)影响。但拉长周期,比特币ETF整体仍在吸金(如2025年5月文章提到“吸金410亿”),说明大趋势仍是入市,只是节奏被宏观情绪打断。
另外,鲸鱼行为值得注意。2025年11月的文章提到,在市场横盘时鲸鱼仍在加速增持比特币,这与ETF净流出形成反差。这说明两类玩家在行动:机构资金通过ETF做短期调整,而巨鲸则可能趁低位吸筹。这种背离往往暗示中长期看涨逻辑未变,但短期需消化抛压。
最后,监管动态不可忽视。SEC对以太坊生态的“发难”(如起诉Consensys、质疑Lido质押)可能加剧了ETH的波动,而香港ETF上市等事件则提供了区域性利好。这种政策的分化效应使得资金更倾向于流向监管清晰度高的标的(如比特币)或技术叙事强的代币(如SOL)。
综上,当前市场处于一个过渡期:比特币承担宏观波动,阿尔法机会向以太坊和Solana等资产扩散,但整体方向仍由ETF资金流和监管预期主导。投资者需同时关注宏观数据释放的信号和链上筹码结构的变化,才能避免被短期噪声误导。